APP下载

开启写作希望之门的“三择”

2017-09-27王文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经典兴趣生活

王文彬

【摘要】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因为体制、教材、教师、学生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很多文章枯燥、生硬、毫无新意。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们必须从源头找出教育对策,让孩子们的作文教学从低年级开始就步入正轨,让每个孩子都能从经典文学中提炼自己的话语,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个人兴趣中活化自己的头脑,让每个孩子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源泉,让每个孩子的作文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经典 ; 兴趣 ; 生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95-02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章要生动活泼必然要有源泉的支撑。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因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很好地激发起小作者写作的欲望,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此,我们可以选择从“三择”入手,让学生的作文由干涩、乏味变得经典再现、变得活力四射、变得情真意切。具体操作如下:

1.择经典而立

选取教材中的经典范文为学生铺垫,这是作文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入手的。因此在教材方面,我们教者要多为学生择取经典文章,让经典为我所用。如低年级课文中有这么一篇文章《毽子变乖了》,我们在讲述此文时,可抓住本文的重点段第二段,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让其仿写,效果是非常好的。如,其中一生在描述踢足球时他这样写道:足球在我的脚上美妙地飞舞着,要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手上,它就停下来,真是听话极了!一年级的小朋友能仿写成这样,足见其不仅动了脑筋,还亲身去体验了一下。只有来源于生活,才能让文章活起来。

2.择兴趣而教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多为学生考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材料来进行教学,如材料不能变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像采取如下的办法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1情境创设中激发灵感

在习作中,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触动学生的习作灵感,同时能让习作拥有自己的灵魂。如教学习作《介绍家乡景物》时,我是这样做的。我先透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咱们梅州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如:雁南飞、雁鸣湖、客天下、五指石等),从而触动学生内在的一根心弦,激发起他们创作的灵感,让他们有话可写,有物可参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是充满生机的,让观者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2.2 积累运用中激发思维

写作素材的缺乏是造成学生们无从下笔的罪魁祸首,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我们知道只要我们稍微用心,就可以发现身边很多物与事都是值得写的。同时我们还要多开展课外阅读,让孩子们的思维更为活跃,视野更开阔,为写出好文章奠定基础。比如在写《难忘的一件事》时,孩子们如果平时就拥有了积累的好习惯,那么一拿到题目,他们就可以文思泉涌。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培养他们积累,比如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这些都不为是培养积累习惯的好方法。

2.3 赏识教育中激发写作热情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小学阶段,我认为孩子们的习作都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他们还处于写作的初级阶段。这个时候如果被你的一句两句可有可无的话语打击,那么从此后他们对这个东西将不再存有任何的好感。因此,在评改的过程中,我们要抓好这个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欢快,激发写作的热情。在评改中,我们可从孩子们的习作里面挑选好词、好句、新颖的开头,独特而又精彩的段落中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用赞美的语言进行鼓励。对不足之处我们可以放慢脚步,给予他们一次一点的小进步,从而推动他们的创作激情,对写作产生兴趣。

3.择生活而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这句话语中,我们知道好的文章离不开生活,只有亲身感受才能让文章更具活力,更感人。如何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呢,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只有他们的观察能力不断增强,他们才会发现生活的美,才能有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就越充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选择用“三借”来培养他们。

3.1 借课文插图培养观察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的课文尤其多插图,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色彩丰富的插图,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发挥想象,改写、续写课文内容,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2 借生活片段激发观察兴趣

每一天我们的生活都不可能重复,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周边发生的事,并让他们养成从小写日记的习惯,把这些素材积累下来,到习作的时候就有话可言,有话可写了。

3.3 借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教给观察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主题队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红歌大合唱等活动,让学生在充实的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灵感,找到创作的源泉,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们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写作时要根据观察顺序组织文字形成感受、联想为一体的文章。让作文生活化,让生活作文化。学生在反复地训练中,习作水平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高。

实践证明,经典范的作文、兴趣化的作文、生活化的作文让学生们的习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让学生们的写作思路得到不断拓宽,让学生们的写作灵感得到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陈秉章.小学作文教学艺术[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2]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J].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3]高海燕.小学作文教学“拔苗助长”现象及对策[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6年8月.

猜你喜欢

经典兴趣生活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生活感悟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