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图与地理教学如影随形

2017-09-27张吉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图例事物分析

张吉金

【中圖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68-01

地图与地理教学如影随形、始终相伴,被称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图的技能。因此,讲授地理、学习地理,都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巧用地图,形成空间概念

运用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如学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时,利用地理挂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位置、面积、疆域,让学生掌握它们的空间具体位置,并逐一将它们的名称填写在地理填充图册上,储存在脑海中,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的空间概念就形成了,以后在提到中国的疆域时,头脑中马上就可呈现出一张全国地图,恰似一只雄鸡:鸡头是东北三省,鸡尾是新疆边陲,鸡腹是东南沿海,鸡脚是琼州海南,鸡颈是首都北京……

二、会用地图,提高学习效率

1.学会阅读图名。很多人阅读教学地图时,往往忽略图名,认为只要看懂了图例就能读懂地图,所以一开始就对照图例看内容,实际是进入了一个误区。这样往往会导致读者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分析得出地图的主题,而这些图名早已明确告知。图名就像一篇文章的标题,能告诉读者地图要表示的核心内容。养成读图先读名的好习惯,可以为读者节约很多时间。

2.做好空间定位根据地理事物所处的绝对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区域或其他相关位置,准确定位地图表示的地理区域,有利于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特别是一些需要学生自己根据图形判断地理区域的练习类教学地图,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判断地理区域,那么从图上判读出的结果就可能是错误的。

3.重视图例阅读地图是用专门的图式符号系统表示地理内的,如果不了解地图上每一条线道、每一种符号和颜色、不同字体和大小的注记所表示的地理意义,就不能开启地图这座宝矿,也就发现不了其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读懂了图例,就为地图阅读做好了准备。

4.分析地图主体如果说图名是核心,图例是钥匙,那么地图主体才是读者需要挖掘的地理信息宝库,前面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地图主体阅读服务的。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两大类,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地图阅读的侧重点不同。

三、妙用地图,把握地理规律

从地图上可以了解到地表上地物及其现象的空间分布,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学习“新疆地形图”时,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分析讨论后认识到:南疆塔里木盆地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气不易到达,干旱少雨,因此沙漠面积大;北疆准格尔盆地大致呈三角形,盆地西北面有一些缺口,大西洋的水气可以进入,因而降水稍多,并且大部分沙丘被固定下来。所以,南疆、北疆两大盆地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

四、阅读地图,提高学习能力

1.阅读地图就是能够应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地图、掌握地图的语言。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具备能够根据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颜色说明各种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当在地图上看到“亚洲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图”时便可说出其气候,河流,植被,农业,人口等大致情况。即能够把地图的各种惯用符号、颜色联系起来说明问题。

2.学会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图册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与延伸,建立思维线索,引导学生将密切相关的、同一区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对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引申迁移,寻找问题中的潜隐的联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五、使用地图,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1.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

地理直观教具与现实地理事物相比较小,能把地理事物或现象置于学生的视觉感知范围内,形成表象,容易建立基本的地理空间概念,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其独有的表达和表现能力,把自然界许多抽象的事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拓宽。

2.展现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展现自己思维过程时,首先要做到自己的思维清晰有序,讲授时层层展开,层层推进,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可多借助纲要信号是板书或版图等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认识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模式,就可以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逻辑认知结构,在新的认知活动中发挥作用。教师也要训练学生展现逻辑思维过程:要求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过程中,既要答出答案,又要表述出分析的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评价并确定矫正的措施,进行必要的引导,这有利于学生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六、运用地图,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重要环节,充实利用课堂、充实课堂的内涵,使学生主动、乐观、积极地参与地理课堂教育,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学会树立新型的教材观,要大胆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已有知识、经验,灵活地、创造性地去整合教材和运用教材,以更好地为地理教学服务。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好地图,对于学生牢固掌握各种地理知识,分析地理成因,学习地理原理,认识地理规律,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地图的阅读技巧

1.学会阅读图名。很多人阅读教学地图时,往往忽略图名,认为只要看懂了图例就能读懂地图,所以一开始就对照图例看内容,实际是进入了一个误区。这样往往会导致读者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分析得出地图的主题,而这些图名早已明确告知。图名就像一篇文章的标题,能告诉读者地图要表示的核心内容。养成读图先读名的好习惯,可以为读者节约很多时间。

2.做好空间定位根据地理事物所处的绝对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区域或其他相关位置,准确定位地图表示的地理区域,有利于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特别是一些需要学生自己根据图形判断地理区域的练习类教学地图,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判断地理区域,那么从图上判读出的结果就可能是错误的。

3.重视图例阅读地图是用专门的图式符号系统表示地理内容的,如果不了解地图上每一条线道、每一种符号和颜色、不同字体和大小的注记所表示的地理意义,就不能开启地图这座宝矿,也就发现不了其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读懂了图例,就为地图阅读做好了准备。

4.分析地图主体如果说图名是核心,图例是钥匙,那么地图主体才是读者需要挖掘的地理信息宝库,前面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地图主体阅读服务的。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两大类,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地图阅读的侧重点不同。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好地图,对于学生牢固掌握各种地理知识,分析地理成因,学习地理原理,认识地理规律,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例事物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找拼图
找照片
回头潮
如何让学生巧用图例解决数学问题
单独中的洞见
可爱的小鸟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