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论作文批改的两点创新

2017-09-27何建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语言作文语文

何建明

作文批改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事,一是耗时费力,二是收效甚微,语文老师最怕辛辛苦苦批改完一大推学生作文后,学生瞄一眼便把批改的作文丢一边,这样的作文批改对学生写作训练没有多大的意义。

创新作文教学也应该包括作文批改的创新,本文试着从作文批改的主动权和批语两方面的创新进行探究,使作文批改闪耀着个性的光辉,从而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一、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传统的批改,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反馈慢。学生将自己精心构思、认真写成的文章交给教师,他多么希望立即知道老师对它的评价,特别是肯定性的评价,而教师批改作文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希望逐渐减弱,最终消失。二是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批改,是单向的信息传递,缺乏敲击学生心弦的力量,分数高些,会燃起学生兴趣的火花,再去看老师的批语及文中圈圈点点的地方;分数低些,将作文往书包里一塞,自己不愿看,更不愿让别人看。即使是评讲,由于是老师唱独角戏,被表扬的学生有了兴趣,而多数学生则漠不关心,写作水平差的学生,害怕当反面的典型,更是心里不安。所以应逐渐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当然,让学生自改,绝不是放任的,而是靠老师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来培养。

1、让学生认识到自改作文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养成自改作文的良好习惯,首先必须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古今中外修改文章的名言警句和典范材料十分丰富,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对三个典型材料的提炼等。其次告诉学生:光会写,不会批,说明你对这篇文章还没有真正的理解,要不仅会写文章,而且会批改文章,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因为能批改,势必建立在对这篇文章深入理解、反复推敲的基础上。

2、教给方法,有计划地训练。

学生学会自改作文,要有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第一步,按照写作要求,教师示范批改,让学生掌握批改方法,教师在统观全班作文以后,选出好、中、差各一篇,通读后,先引导学生从大处着手,研究立意是否积极,选材是否典型,记叙是否有条理,描写是否具体生动,结构是否完整,详略是否得当;然后再从小处审视,语言是否准确,用词是否恰当,标点是否合适,有无错别字等,然后用各种修改符号一一标出。第二步,让学生小组集体修改。这时,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批改要求和评分方法,让学生分别讨论,然后教师总结。第三步,学生互批。学生互批要形式多样,如:同桌互批,前后互批,小组互批等,要求学生批改后签名以示负责。教师抽查,肯定批得好的地方,指出批得不足之处,发下去后,让学生自己再批一遍,吸取同学给他的意见,再次思考这篇文章优劣取舍。这样,学生既扩大了阅读面,又提高了分析能力,渐渐掌握了写作知识,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自己给人家写评语,实际就是对自己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一次检验,而给自己的作文写评语,则是让学生在自己“怎么写”的基础上,再次阐释为什么这样写,学生能够这样做,就说明在写作上已经开始动脑筋进行思考了。

只要我们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改作文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训练,随着自改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在提高。

二、批语创新,点亮学生的心

让学生自改作文,并不是老师从此不批改作文,老师要有选择地走精品化作文批改之路,特别是注重批语的创新,作文批语中应注入生命的活力,关注生命的成长,应努力提升批语的导向品位、文化品位和育人品位,使之成为学生心中高层次的营养丰富的精神快餐。

1、好批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发其写作内驱力。

对学生作文,特别是对害怕写作的学生的作文,教师应该尽力挖掘并且积极肯定其作文中的优点,以保护其写作热情,调动其写作积极性,进而引发写作内驱力持久不衰,对学生作文,即使是一个优美的语段,一个恰到好处的成语,也必须慷慨、及时、得体地表扬;而对于不足,则应和风细雨,娓娓而谈。这是因为,教师的赞美,应该是洒向青少年灵魂深处的一缕阳光;教师的批语,也应尽可能化作渗入学生心里的一滴甘露。

2、好批语能对学生的写作语言起示范作用,进而提升其语言文化品位。

教师的批语,应注重语言的生动优美,准确精炼,活泼得体,且富有感情,蕴含激情,决不能写得苍白无力,不痛不痒缺乏个性。

如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书写自己对已故奶奶的深切怀念之情,令人潸然泪下。我们可以这样写批语:“你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化悲痛为力量吧,努力做一個好人,来感恩奶奶的慈爱。”一位同学用沉重的笔墨写人生的悲苦。我们可以这样写批语:“上天爱你才让你吃苦,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面对这样的批语,任何一位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都不会无动于衷。

语文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语言信息,都必须是规范的、优美的。作文批语更不能例外。那种所谓“好”、“较好”之类的死板生硬的“点评”,那些所谓的“语言要通顺,主题要鲜明”之类的毫无生气的“点拨”,实在令人生厌,它丝毫不能引发学生赏阅批语的兴致,相反,只能使学生感受到僵死语言的窒息、枯燥甚至无聊。

3、好批语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赢得学生的真心与信任。

与学生沟通情感,让学生有话愿对你说,敢对你讲,让自己静心倾听学生的倾诉,这是获得教育成功的真谛。语文教学更不例外,如此,我们将会赢得学生由衷的钦佩与信赖,并将激发起很高的写作热情,此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来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常常是我们所苦苦追寻的教育新境界。

4、好批语能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能铸造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之魂。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作文中诉说自己对考试的焦虑,对学习成绩上不去的无奈忧郁,诉说自己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诉说自己嫉妒别人或被他人嫉妒的烦恼等等。这些文章,常写得文情并茂,感人至深,因此,在阅读和写批语时,都应十分在意:一方面要求准确解读;一方面写下针对性很强、富有启发性和宽容性的批语,以化解学生心头的情绪淤积,去除其心理上的压抑,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去,师生间心心相印,会生发出强烈的教育感召力。

5、好批语能对学生未来的社会行为产生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好的批语,如春水润泽大地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从批语中所感受到的发自教师心底的关怀、理解、宽容与体谅,不仅使学生当时获得精神舒展与心灵滋润,而且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情感和意志的驱动力,使其逐步形成关心、理解、体谅他人的思想和品格,进而对他的一生的社会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人的思想与品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人年轻时多收获一分热忱,长大后就会减少一分冷漠;年轻时多收获一分关照,长大后就会减少一分疏淡;年轻时多收获一分宽容,长大后就会减少一分排斥。从这个角度而言,语文教师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作文批语,对青少年的发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着长远的、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

作文批改是一门艺术,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合理创新,作文批改将会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熠熠生辉,从而照亮学生的作文成功之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重视作文批改的艺术。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作文语文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我的语文书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有趣的语言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