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品质培养探究

2017-09-27张云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培养探究学习品质化学教学

张云平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学生发展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开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質是新课标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新课标 ; 化学教学 ; 学习品质 ; 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55-02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为我们找到了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突破口。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现在的化学教师必须站在新起点上,寻求教学思路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化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化学课堂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化学实验室里,学生成为实验的探索者;不要怕学生说错,不要怕学生做错,不要一味的追求进度,追求一次性成功率,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现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实施新课标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以人为本执教,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相信个体学生。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独立学习,自主学习。

2.形成层面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

3.教师融入学生。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都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知识难度一般分为三个层面,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融入其中,把握全班学习就比较准,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基础。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一是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二是活跃的双边关系。教师是催化剂,能把最优秀学生的智商激发到极致,也要能把最懒散的学生鼓动到积极参与行列;三是正确的“导和演”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让他们成为实验室里展示探究成果的体验者。

三、运用赞赏的言行表情,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创造才能。案例,激励语言的艺术。在教学中多说一些诸如:“老师也有这种想法,你真厉害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老师觉得你的观点很有道理,我都没想到啊!”“过一会我再提问你,你肯定能说的更好!”“你的思路太妙啦,快到前面展示一下,让同学们分享”等,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四、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要使学生学会质疑,不仅要鼓励他敢于提出问题,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方法。如在原电池一课的教学中,由于铜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与脑海里了,当教师用导线将锌片,铜片连接起来,学生立刻会很自然地产生问题:为什么铜片上会产生大量气泡?是过去所学的只是错了吗?电在学生的心中是很奇妙的,在一个西红柿上插入用导线连接上电流表的铜片和锌片,给学生第一印象:西红柿能发电?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此时,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

其次,引导学生勇于面对问题是锻炼学生学习品质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怕失败,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有长性,才不至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课代表主动请求,下节课我们还做这个实验,一定攻克它。

五、注意教学的整体性,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原理本质的探究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原来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能否获得新知识关键在于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选择适当的手段去激发学生。必修一,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而后面的教学中又有重要的氧化还原的计算;必修二,介绍了有机化学;选修五,还有有机的更深的知识。化学学科各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知识点之间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完备的系统性。因此新知识的教学不应孤立进行,而应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系统中进行整体考虑。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块比较分散,缺乏统整。教师如果不能高屋建瓴的把握化学原理的层次与分布,学生则会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教师需要对化学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原理本质的探究。此时教师就是一个引导者,一个领路人。对于新知识的难点要及时的点拨,以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敢自己研究。

六、利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

人生处处皆考场,天天便是考试时。考试不是目的,是帮助师生认识自己教学过程的优势与不足,便于提出改进建议并促进其自身发展。考试内容要多样化,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为主的考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考试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如辩论,课题研究,情境测验等。考试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在考试中获得知识,在考试中锻炼能力。我曾经一套试卷多次考试,让学生在考中学,在学中考。让学生从中享受成功和进步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感受学习化学的兴趣。归纳总结为:方式一,考试评价;方式二,小组整体评价;方式三,辩论评价;方式四,设问解问评价等。

七、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习惯

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与感情的共鸣。“讲给同学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因为这种方式学生记得牢、有荣誉感;“我有不同的理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模式,因为这样的发言对于激发探究兴趣很有好处;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会逐步提高,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探究学习品质化学教学
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引领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品质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