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在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27邓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动画专业国画高职院校

【摘要】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在我国整个动画教学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随着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其教育落后于产业的矛盾日益凸显,动画产业只有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才能在世界舞台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如何走出一条中国化的动画教育之路成为当前亟需关注的重要环节。本文论述了国画在当前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中的现状,提出设置国画技法课的必要性,并指出其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培养高素质的动画人才、推动高职院校动画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关键词】国画 ; 高职院校 ; 动画专业 ;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44-01

我国动漫行业的教育始于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力量的不断介入,中国高职院校的动画专业方兴未艾,为动画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历史方面等原因,我国当前动画教育仍面临一些困境,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仍缺乏具备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素质动画人才的培养。而国画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画法,画面优美,意境深远,将其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动画专业教学之中无疑将会把动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审美境界。笔者结合当前动画专业教学现状,着重对国画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国画在动画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动画教育发展迅速,动画专业学科的设置成了众多高职院校的普遍趋势,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国画技法作为动画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原因如下:一是动画专业教学方式上存在学科的相通性,影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二是国画作为本民族文化特色,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大多数高校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缺乏对国画课程的重视,仅是采用纯美术的教学方法而忽视学科了的相通性,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脱离实践,从而难以达到设置该课程的目的。国画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是培养学生动画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国画审美素养, 却因为教学方式的问题而导致不理想的结果,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二、国画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将国画课程运用到动画专业教学之中,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完善,对于推动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水平而言意义重大。

(一)丰富表现技法

国画画面优美,意境非凡。通过国画课程的学习可以将中国画的传统形式引入动画创作之中,能够丰富动画的造型能力。比如,可以运用不同的皴法去表现山水画的不同地域场景,在增强真实感的同时达到了丰富动画表现力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意象”思维

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而言,技术性方法的掌握是创作的基础,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意象”思维的培养则更为关键,而国画课程的设置则为“意象”思维的生成创造了条件。中国画是源于自然、出自胸臆、以书入画、抒情写意的“意象”艺术[1],能够在客观反映具体内容的同时表达出作者的审美修养与主观所感,这种思维的培养无疑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动画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想象力,丰富画作表现力,从而塑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作品。

(三)提高艺术审美意识

通过对传统国画技法的学习可以培养出学生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直接影响动画作品的制作质量,比如,对国画艺术风格的认定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画的画面风格和影响力,甚至关系着动画的制作成本[2],由此可见,艺术审美意识在动画制作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唯有动画制作技能与国画素养的有机结合,才能创作出深受观众欢迎的优秀作品,而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国画融入到动画作品制作之中,是中国元素的魅力展现,彰显了中国动画水平,如《牧笛》,在世界范围受到了高度评价。

三、国画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国画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其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学生的动画制作技能与审美意识,这对于我国动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国画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提高认识,实现课程设计最优化

充分认清开设国画技法课程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基础课程安排到动画专业教学之中。结合动画专业自身特点,从课堂教学、课程结构以及教学策略上进行分析研究,实现课程设计的最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明动画与国画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学生对于国画课程学习的认可,这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可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比如中国画的技法分析、特色作品创意展示等,利用命题转换与国画素材等多种形式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除此之外,广大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联的选修课程,比如《古典文学鉴赏》、《名画赏析》等,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与审美意识。同时,考虑到动画教育的综合性特征,还可以在应用层面融合更多的相关课程,比如数字传媒、影视技术等,以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二)精心讲授,加强专业指导

在动画专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于基础课程的讲授工作,为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作为教师而言,要对课程精心设计,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进行课件的撰写、作业的点评以及具体的训练,特别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的“意象”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中国画的特色与吸引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把握能力。作为学生来讲,要善于倾听,善于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要整体性地去观察事务,以此来进行审美判断力的积累。要特别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与动画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将自身优势发扬广大的同时,要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创作理念,实现国内外优秀成果的兼容并蓄,从而创造出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优秀作品。

将国画技法课作为基础课程应用到高职院校的动画专业教学之中,是教学方式的进步。它在锻炼学生绘画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以及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国画课程在高职院校动画专业中的应用,为学生更好的了解动画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审美意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也为我国动画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本研究对国画课程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冀为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动画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冯慧芬.浙江画派[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169.

[2]陶亚萍.高校动画专业的国画技法课教学[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4):154-156.

作者简介:邓云(1980.3-),女,汉族, 山东济南人,毕业于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艺术学院职业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画专业国画高职院校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难忘岁月》(国画)
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设计及教育现状的思考
浅谈数字时代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动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