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反思中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017-09-27曾秀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历史教学有效性

曾秀芹

【摘要】有效教学是所有教师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目标,作者发现有效的、持之以恒教学反思是促进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方式,笔者从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就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简要阐述,以期实现从教学反思中寻求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反思 ; 历史教学 ;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06-01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即为什么要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历史新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这些表明反思在教学实践及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何谓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依凭其课堂教学行动,不断探索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教师“会教”、学生“会学”,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理解层次的过程。通过反思所获得的结果、经验和教训是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服务的,其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成绩,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对教师职业的科学认知,从而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二、教学反思的实际操作,即怎么样反思

1.教学反思需要把握时机的广泛性

教学反思的时效性很广,一般有教前反思,教中反思和教后反思。其中,教后反思又可分为:课后反思和阶段性反思,专题后反思,模块后反思,周后反思,期中反思和期末反思等都属于阶段性反思。不同时期的教学反思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所在,每个环节的反思都有其重要意义,缺一不可。如“教前反思”能宏观把握本课的地位,微观制定教学目标,正确而恰当得选择教法、学法,有效得突破重点、难点,适时得安排本课的亮点,对本课设置精彩的预设。这相当于是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教中反思”能在课堂出现突发事件时恰如其分得选择教法、学法,灵活得采用教学机智,巧妙而机智地解决突发事件,使精彩的预设顺利实现生成。这实际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智慧的体现。“教后反思”能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使我们的原始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进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这更接近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反思”。总的来说,就是时时要反思。

2.教学反思需要把握内容的立体性

历史的多元性、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决定着我们的历史教学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也就决定了历史教学反思内容的立体性。何谓反思内容的立体性?这指的是:反思的内容是多层次,多角度,多面性的,不是单层、单面的。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我们的教学反思也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以《罗斯福新政》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对《罗斯福新政》这一课内容的反思。包括是否能较准确体现《课程标准》编写者设计《罗斯福新政》这一课的意图?这节课在本章节乃至整本教材中的地位?是否有效地参考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三维目标设置是否准确、具体?教学重点确定是否适度,难点的确定是否恰当?对教材的整合、挖掘和补充是否科学合理等。

第二、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表现为教学策略是否科学、教学理念是否体现时代潮流、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流程、预设是否优化、生成是否顺利达成等。

第三、教师对学生学的反思,包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如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有无必要或是否有效;学生通过历史课是否有深厚的知识习得、是否有深刻的能力提升、是否有深切的情感体验等。争取每次反思尽可能要面面俱到,也可以抓住教学活动中某一亮点或败笔进行深入剖析,作认真反思,这样日积月累就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反思需要把握方法的多样性

教育教学的反思,一般可分为教师与学生合作引起的反思和教师与教师间合作形成的反思两个层面。我们的教学反思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的反馈。学生的反馈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课前,即学情的了解;第二是课中,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当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可以尝试用学生讨论的方法,在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三是课后,了解学生对本课掌握的效果如何:这更多地是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展现,我在批改完后要进行总结,以便进行查漏补缺。其次,不同教师由于在理论知识的储备、教学经验的获得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往往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对同一教学现象,有时候会发出多种声音。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恰恰为我们的反思提供了灵感和新的思考角度。

三、教学有效反思需要注意的问题,即反思的技巧

1.科学引领

我们在备课时应该围绕《课程标准》展开,相应地,我们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也应该回归《课程标准》,对自己的课堂教学重新审视,是否我们真正落实了它所提出的教学要求。

2.理论升华

教学反思是一种外显的实践活动,一个教师如果不懂得把教学反思进行理论的升华和内化,仅仅停留在教学反思的表面,就无法更好地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也不可能取得实足的进步。因为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过硬的理论会使你在实践中更加得心应手。

3.自觉行为

“自觉”一般是指人们有意识、有计划的行为状态,而“自发”则指人们在被动的情况下而出现的一种状态,大多具有盲目性。显然,我们需要的自觉教学反思,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内化”,促进自己从自发的“内化”进入到自觉的“内化”,使自己的反思成为自觉的行为,把教学反思成为我们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活动。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实践,更是一门反思中顿悟的艺术,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也许正是有了不断反思后的顿悟,才不至于让我们的课程实践迷失方向,才不至于在课程实践中陷入误区,才能更早融入新课程,才能够稳步推进新课程,寻求新的发展。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说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副催化剂。作为一线教师,及时并经常地对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理解自己的教学,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历史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