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巧”用

2017-09-26陈彩霞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长方体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陈彩霞

由于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模式也变得百变多样。然而多媒体技术也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紧紧围绕课程标准,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巧妙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促使课堂教学高效、优质的效果。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 ,预设情境

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视听学习环境(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创造的),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一来就把理性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的情境中,让学生轻松自然的走进探索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更顺利的掌握与应用数学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教学内容

1. 使数学教学内容“动”起来,变得形象具体

數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强,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突出显现了数学直观教学的重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以把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达到易化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2. 使数学教学内容紧紧与生活联系起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这门学科的价值。多媒体技术的辅助能最大程度地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手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依靠教科书、黑板、口语和粉笔来展开教学活动,师生的互动非常少,因此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方法单调。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巧妙应用,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运用,弥补了以往旧教学模式的不足,更好地解决了许多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定义,笔者用了传统的讲授法,直接了当。而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笔者就通过课件出示长方体的展开图(若要学生动手剪开长方体并展开,耗时过长)。出示的展开图为学生提供了共同讨论的素材,同时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讨论中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理解透彻、牢固掌握。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各方面相互影响、环环相扣。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教学时间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拿《长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来说,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快速导入新课,省下不少时间;新课讲授和练习巩固的时间就变得很充足了。特别是在练习巩固这一环节,多媒体课件呈现了充足不同题型的练习(弥补了数学教材的不足),由浅入深,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中并能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速度,让每个学生解决了自己存在的疑惑,破解难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为教师和学生呈现出可视的、动态的数学知识,丰富了教材的内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应避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自身应用用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能力,并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服务;巧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方体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