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模拟联合国”对培养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2017-09-26谢玉香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联合国代表会议

谢玉香

模拟联合国 (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模联(MUN),是对联合国大会和其他多边机构的仿真学术模拟,是为青年人组织的公民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青年学生们通过模仿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和议事规则,围绕重大国际问题召开会议和展开讨论。与会者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亲身经历联合国会议的流程,通过提交立场文件,阐述观点和主张、开展政策辩论和磋商、进行投票表决、形成决议文书等,亲身感受代表“国家”在联合国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巨大魅力。模联活动集学术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身,带给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批判性思维的锤练,坚强性格的养成、丰富人脉的建立,是一项极富教育意义的体验式活动。笔者结合学生参与模联活动的经历,发现模拟联合国活动不仅为青少年学生认知联合国、拓宽国际视野、感受多边外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沟通与协调、理解与合作、妥协与让步等等,学生在参加模联的活动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培养与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模联活动的流程来说明。

第一,从学生代表收到会议的第一轮通告起,开始准备会议。这期间,代表一般着手了解会议大体情况,如时间节点、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等;主要用的途径是网络。在这一环节学生这就提升了信息素养,即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和创造的能力,提升了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

第二,组委会发布背景文件与席位分配等详细信息,此时学生代表对会议的信息也进入了一个深入探究的阶段。此时,代表根据已知的世界局势,确定代表国的国家立场,然后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报刊获取较系统的信息,通过网络各类搜索引擎、电子文献等获取比较零散但具有时效性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分析,形成自己的信息库。通常在会议前,会议主席团会设置一些有针对性问题,使代表在此问题上有较明确的切入点。在此环节,我们的学生不仅培养了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培养了自己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探究与专研的精神,提升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学生要更好地代表自己国家的立场发言,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就必须真正对本国、本民族具有强烈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归属;对本国当前的社会制度的认可和赞同。这无形中就加强了对自己国家的价值认同与政治认同。

第三,就是会议时间,这是最关键也是最考验代表能力的一个环节。代表们开始与其他国家代表周旋、谈判、双方达成协议,此期间,代表需要运用强大的演说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等,在双方达成条件时,还需运用写作能力共同撰写文件,对现有的制度、规则等进行修改。同时,代表们需要明白责任的意义,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引发相应后果,若事情发生了要勇于面对。在此環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超前思维和换位思考的能力,还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互相让步、互相妥协、合作共赢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抗挫能力。

笔者再细致分析,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就会发现“会议时间”这一环节集中体现了政治核心素养中的理性精神和公共素养。理性精神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认识自我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辩证、批评的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学生代表要与其他国家代表周旋、谈判就必须不依赖现实权威,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即独立人格。双方经过谈判,达成协议,就需要在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用他人的视角来思考,用整体的、全局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即辩证思维;能够包容共处、相互尊重、开放借鉴,即公共素养。所有这些素养与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当然,也有人对模联活动提出过质疑,认为这不过是小孩子在玩“过家家”。但笔者认为,模联为我们的学生打开一扇窗子,诸如全球变暖、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全球性议题以及饥饿、贫穷、种族歧视等困扰人类千百年的难题,进入他们视野,他们会由此更加关注这个世界,并提出这一代人“让世界更美好”的主张。通过模拟,使我们的学生感同身受,能够增强公民意识和担当,强化责任感和爱国情,激发正能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联合国代表会议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会议通知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会议通知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联合国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则
朝韩“打到”联合国
美帝侵朝“联合国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