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实效

2017-09-26黄洁玲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数学教师解决问题

黄洁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将解决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解决问题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基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简要地谈一谈开展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大多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学习兴趣。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虽然在解决问题教学方面花了很多精力,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经过仔细分析与总结后发现解决问题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小学数学解決问题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二是在解题教学中仍以传统解题方法为主,忽视了解题思维多样化的培养,导致学生解题思路较窄。三是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没有进行合理分配,导致解决问题教学时间与其他方法的教学时间杂乱无序,比较混乱,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教学实效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时,笔者采用谜语导入方式:“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谜底是耳朵,然后提出问题:“想一想,我们能看到别人的耳朵,却不能看到自己的耳朵,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观察物体。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体的工具箱,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讲一讲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工具箱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变换工具箱位置后,自己看到的又是什么样的?通过上述导入环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培养数形结合意识,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这一数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策略。高年级的小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这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数量观察,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三)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奇心强等特点,将课堂交给他们,引导他们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先让各小组准备了一张纸与一把剪刀,并将纸片制作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课堂上用课件进行演示两种方法,一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再将三角形平移到另一边,斜边重合。二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下,将其分为两个梯形,再将左侧的梯形向右边平移,到斜边重合。然后,让每个小组照着示例做一做,并思考如下问题:(1)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2)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着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着什么关系?(3)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后很快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原理,这比过去教师空洞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四)经常启发点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多质疑,多探索。学生在开展质疑探索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旁监控,并加以指导点拨。过分追求答案并不可取,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思维是否能在解决问题中得以发展。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从多角度来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数学学科的自我理解,构建自己的解题策略。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点拨,并根据因人而异的原则,采取差异化的引导策略,以达到最佳的启发效果。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更为严格,小学生是今后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加强对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还能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与创新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增强创新理念,深入研究数学教材,将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从而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数学教师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