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校园广播深化德育活动的实践

2017-09-26江少添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材驿站乐章

江少添

“一滴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教师应让德育更美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和快乐感,实现着“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的理想。《心灵驿站》这一块叙事德育的沃土,正在更真实、更有效的和更能入脑入心的“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经历“感触-感动-感悟”的心路历程与“感知-体验-明理-导行” 品德形成过程,学生品德内化过程强烈而深刻,品德生成要素同步而协调,品德形成过程形成一种自主、自觉、自动、自悟、自省的自我建構机制,达到“自律”境界,因而成为走进学生心灵的一种德育智慧。

1.“讲故团”要达成“以激情为纽带,以爱心为土壤,以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为动力,育人格健全人材”的共同愿景

《心灵驿站》每周播出的故事时间仅十分钟左右,但是故事的“海选”要有机地结合学校当月的德育研究专题、社会热点和近两周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状态等因素有机整合,这需要“讲故团”成员们每周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广泛阅读“故事”,在故事的录制时还要选择安静的地方,而录制时会因为话筒放得太近、太远,或者软件运行发生故障,又或者老师、学生的评头品足不是那么顺耳等等,成为“讲故团”老师和学生“坚持下去”的挑战。但是,因为对教育事业的满怀激情,看着灵神静听的学生们从《心灵驿站》播出的一个个故事中品味人生的价值,言行举止显得张弛有度了,动力不知什么时候又凝聚了起来。这正是无声的爱汇聚成的《心灵驿站》。

2.“故事素材”和“音乐素材”的积累要厚积薄发

故事素材是叙事德育实践应用的基础。“留心处处皆学问”,故事素材的来源靠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平时要做“有心人”,平时留意、积累。准备越多越充分,实践应用就越能得心应手、准确应用和运用自如。经过调查发现,我有较多老师的小孩是在读的小学或初中生,“爱读书”更是我校较多教师家庭的生活方式之一,于是学校发动广大教师,特别是发动家里的“宝贝”与全校学生一起参与每个寒暑假学校举行的“我最喜爱的故事(歌曲)推荐”活动,为新学期《心灵驿站》储备“粮食”。把每个人收集和积累的故事,保存在学校的素材资源库里,随时为制作“心灵美餐”候命。

3. 故事内容要“真实、感人、鲜活”

还记得上学期“讲故团”成员之一六(2)班陈焕仪同学跟学校德育主任反映过的一件事:她录制的故事《兄弟情深》播出后,下午放学后五(1)班何耀灿同学与她发生了如下对话:“陈焕仪,你讲故事很感人,但却在骗人!”“什么?”“你讲的故事中布莱尔兄弟情深,但现实生活根本就没有。是你编的吧?”“不是。我从《故事会》中读到这个故事后,在录制前专门在网上查阅过的。的确在美国有他们。不信,我明天可以带相关的资料给你看。”“好!如果是真的,我就再也不怀疑我哥了。”故事《兄弟情深》播出后发生的小插曲充分反映出故事带给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火花的碰撞,同时也反映出学生是拥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体,对外来信息拥有一定的加工、筛选能力。我们应尽量地把故事的真实性放在首位,然后再用鲜活和感人的情节激起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叙事德育的感性与理性得以完美整合。

一、校本学材《爱的乐章》吹响叙事德育的前奏

为了使我校的学生充分完善人格,提高道德素养,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我们本着让德育回到学校生活中去,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使德育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这一原则,在2010学年我校开发了校本德育学材《爱的乐章》。学材共分为:“感恩、励志、学习、交往、环保、安全”六个篇章,每个篇章都由“引子、故事、我手画我心或相关小知识”等组成。每个故事文字间穿插了近两年学校开展的与主题相吻合的活动相片,文字后面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及小动物,如:小飞侠、小企鹅告诉你,非常的亲切、温馨;还留下一定的“自留地”方便学生们把阅读后的所思所悟写下来,让孩子们倍感亲切。《爱的乐章》成为沙二小学师生最受欢迎的学本之一,也迈出了我校探索叙事德育研究的步伐。

可是,当年出版的德育学材《爱的乐章》单单印刷成本每本就要16元,当时幸好获得几位热心人士的资助才得以印刷成书,供全校师生使用。如果学校想与时俱进地印刷第二辑时费用怎么办呢?再者,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农村小学,6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他们是社会低收入人群,他们努力地工作尽力解决孩子的教育费用、房租、柴米油盐酱醋等正常开支,买课外书籍给孩子看都是停留基本满足学科学习的需要这一层次上,至于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人生观、健康人格等方面的书籍少之又少。但是学校播出《心灵驿站》的故事只要利用教师的办公电脑、学校的广播系统就得以实施。学生不用花钱也能每周都享受“心灵美餐”,感悟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低廉的经济陈本却跨越时空地域的限制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二、《心灵驿站》的开播拓宽和深化了德育研究和实施的途径

学材《爱的乐章》使用一学年后,我们发现原本设计一学年使用的内容,大半个学期就被学生们美滋滋地学习、领悟透了。一学年下来不管是低年级的学习内容,还是高年级的学习内容,都消化掉了,一百多页的学材满足不了他们对“故事”的需求。我们还发现:学生们对同一个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没有懂与不懂的划定,只有因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对故事表面或深层次感悟的不同。同时,学材中的故事成为了师生们在校园里掀起“看故事”热潮的引子。我校德育研究组经过反复的研究,决定以红领巾广播站为平台,由卢老师、江老师、李老师、何老师、张老师和梁老师等六位学校行政、教师组成“讲故团”,以《青少年心灵鸡汤》、《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格言》、《意林》等书籍为故事素材,德育处每学期末制定新学期《心灵驿站》的育人主题,让广大师生利用假期通过阅读自己现有的书籍,或者到书店阅读新发行的书籍,更可以把自己所做、所见、所闻的真实事件记录下来作为故事的蓝本与同学们见面。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材驿站乐章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初中数学对学材进行再建构的策略分析
“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分析
基于“三学”理论下“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