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让乡村技艺渐行渐远

2017-09-26戴荣里

小康 2017年27期
关键词:文化部门石刻手工艺

戴荣里

地方文化部门,特别是村委会,要有强烈的保护传统技艺的意识,让渐行渐远的传统技艺再度成为展示农村文化风采的时代化石。

现代文明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传统技艺的消亡,比有形的乡村建筑消亡更快的是在广大农村流行的传统技艺,这些技艺曾经是一个地区或某个时代的文明代表或文化化石,是真切可感的文化品牌符号。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或因人类趣向的转化,农村传统技艺文化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究竟哪些农村技艺难以得到挖掘、继承与发展,甚至正在悄悄凋零?据笔者观察,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则为人们提供物质产品的技艺,如造各种器具的手艺人或者农用工具制造者在大量消失。在中国北方,能镂空雕刻的木匠越来越少,传统的石刻手艺被规范的机械切割所代替,手工石刻的丰富性越来越难以见到。建国后,我国对农村传统手工艺进行了广泛的挖掘,但这些手工艺的继承者和日常加工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有的乡村刺绣工艺已彻底失传,苏绣和蜡染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险。美轮美奂的传统工艺产品,难以再成为令人观赏的当世佳品。时代的发展,让曾经集使用与观赏功能于一身的传统产品,在当下却往往只具备观赏性的价值。特别是那些需要枯燥、寂寞的冗长时光才能练就的传统手工艺,更为当下日渐时尚起来的农村青年所远离。我们不能苛求每一项手工艺都保持昔日的旺盛之姿,但对一个地区寓有品牌象征意义的手工艺,还是需要加大挖掘的力度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那些几近灭绝的手工艺,更要扶持接续制作者,要有资金扶持与制度支撐,并借此形成发展规模,进而壮大当地经济,古为今用,则善莫大焉。

二则,农村技艺的丢失,还存在于强身健体和精神滋养的技艺传承上。不少武术门类,已经消掉了传统的光环,特别是那些带有明显区域特点的武术,一方面有向旁门左道发展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存在渐渐丢失的可能性。

三则,与地方语言的变异和消解相伴随的还有地方剧种和地方文化艺术的飞快消失。这些剧目的泥土味,带着历史的方向和乡土的亲切感,但终因其受众越来越少,剧目演出者获得的商业回报少,而使那些有志于此的地方艺术家被生计所逼而最终选择放弃。融入地方化味道的曲目和艺术品种,名存实亡者居多。类似秦腔一类的具备丰厚农村文化品位的歌唱技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消亡现象。文化消费催生文化产品,文化产品也依赖消费者的支持。传统文娱项目的丢失一方面归因于人们现代生活的转变,另一方面也由于缺少对相应观众的培养。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对传统歌舞传承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地方文化部门,特别是村委会,要有强烈的保护传统技艺的意识。多引导年轻人热爱传统技艺,多给予丰厚的资金扶持,多培养梯段式的欣赏者与传承者,更要形成接续性强的保护制度,对当地的“小鲁班”、“石刻匠”、“剪纸艺人”、“老拳师”等要给予大力宣扬与引导,吸引更多人关注、继承和发展这些渐行渐远的文化,在挖掘中提升、继承中创新,让渐行渐远的传统技艺再度成为展示农村文化风采的时代化石!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部门石刻手工艺
中外石刻大不同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画家乔战雄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女性高层次人才男女同龄退休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文化部门的调研数据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