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2017-09-25王文红岳元元冯高峰张海峰

中华建设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土层碎石土体

王文红 岳元元 冯高峰 张海峰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建设及处理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技术

Analysis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Foundation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ang Wen-hong1,Yue Yuan-yuan2,Feng Gao-feng3,Zhang Hai-feng4

(1.ID:410503196610131527

2.ID:410502198201012546

3.ID:410901198408192017

4.ID:41052219700907377X)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technical point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Foundation;Treatment method

1. 前言

(1)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设计与建设质量也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一幢幢形状各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崇林立,成为城市建设的地标象征。然而不可否认即便是再好的建筑设计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施工技术,其也只不过是毫无使用价值的空壳,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综合应用价值观念。在决定建筑施工质量的众多要素中,地基施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每一栋建筑都脱离不开夯实基础的地基建设。

(2)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地基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问题,这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如何处理好建筑工程中的地基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2. 建筑地基内涵及分类

在建筑领域中,地基主要指建筑物之下用于支撑的基础土体及岩石,是一栋建筑物的坚实基础,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一旦施工不当,很容易造成工程事故且难以补救。因此,地基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从现场的施工角度来讲,我们可将地基分为天然与人工两种。从施工技术的角度来讲提升建筑物支撑地基承载能力及抗渗能力的工程措施可分为基础施工工程及岩土加固措施等。一些工程中只采取必要的基础工程措施夯实地基而不改变其工程的本质特性,而一些工程则还需进一步完善地基的土层及岩石层,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改善工程性质。前者只对基础形式进行选定而无需改变工程性质的地基可划分为天然地基范畴,反之,进行必要加固措施的地基则称为人工地基。

3. 地基及地基处理方法

3.1地基: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当天然地基的持力层承载力不能满足上部荷载承载力要求时,就需要采取人工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3.2地基处理就是为满足建筑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采取人工的方法对地基的主要受力层采取物理或化学技术措施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改良,达到提高地基土体承载力效果,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地基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量和不均勻沉降,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和抗液化性,以满足施工要求。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包括:换填地基、夯实地基、挤密桩地基、水泥搅拌桩地基、高压旋喷注浆地基、注浆地基和人工合成材料地基等。

3.2.1换填地基:是将基础地面以下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部分软弱土体清除,然后把强度高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石硝、石子、碎石卵石、灰土等分层回填分成夯实至设计标高作为地基的持力层。包括:灰土地基、沙石地基、粉煤灰地基等。

3.2.2夯实地基:是采取锤击或机械碾压的方法,把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土通过夯锤或机械碾压等手段把土体变得密实,提高土地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3挤密桩地基:挤密桩法,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之一。通常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广,用冲击或振动方法,把圆柱形钢质桩管打入原地基,拔出后形成桩孔,然后进行素土、灰土、石灰土、水泥土等物料的回填和夯实,从而达到形成增大直径的桩体,并同原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特点在于不取土,挤压原地基成孔;回填物料时,夯实物料进一步扩孔。包括灰土桩地基、砂石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

(1)灰土桩地基: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成孔,将管拔出后,向第桩孔内分层回填2:8或3:7灰土夯实而成,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承受上部荷载。

(2)砂石桩地基:是用振动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中成孔后,再将砂或碎石挤压入土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砂或碎石构成的密实桩体,它是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常用方法。

4. 建筑地基技术要点

4.1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的结合运用。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填土层将碎石桩体处理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将基土进行挤密以及进行排水固结。接着再选择强夯点。通过强大的冲击可以将碎石桩体击散,这样就可以将碎石通过桩径挤入到周围的护土层,这样会使其在地基的上面形成紧密的碎石和土相混合的硬壳层,这样就会达到建筑物对地基强度的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强夯法的应用很重要。该方法的施工技术难点在于夯击的次数、夯击的深度等这些方面的把握,如果把握的不好,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夯击的效果。在理论上来说,夯击加固的深度是根据土层的厚度进行的。单位夯击量必须要考虑到地基土壤的性质、土壤的结构类型、载荷大小以及打算夯击的深度等这些因素。对于夯击的次数来说,这要有地基土壤的性质来决定,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先夯击二到三遍,最后我们可以再进行一次小的夯击。但是在夯击时,每两段夯击之间必须要间隔一定的时间段,这样才可以保证夯击的效果。

4.2预压法。该法适用于软黏土、粉土、杂填土、泥炭土地基,基本方式为预先对地基施加一定静荷载,压密地基土,然后卸除荷载。目的在于排除土体中的孔隙水,土体慢慢固结,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同时减少建成后的沉降量。该方法使用机具十分简单,可以直接就地取材,而且工期短,造价低。地基土层的渗透特性、厚度以及预压荷载的大小等因素,可按照地基固结理论对其计算预计,然后决定出预压所需的时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严密监测地面沉降以及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情况,灵活控制预压。

4.3换土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处理。基本方式为挖除浅层软土,用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进行分层夯实。目的在于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部分沉降,有效消除湿陷性和胀缩性,改善土的可液化性能。在寒冷地区,可采用砂垫层,有效防止地基土的冻胀。在膨胀土地基中,则可用来消除其胀缩作用。

5. 几种常见建筑地基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5.1强夯法的质量控制。首先,测量定位。这是关系到强夯处理的整体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上,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试夯确定的夯点布置图,逐一测放夯点位置。其次,强夯前要用推土机预压二遍,场地平整后,测量场地高程,夯点布置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确定点。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在表面铺0.5―2.0m中(粗)砂或砂石垫层,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体按照现场确定方案),以防设备下陷和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再次,分段进行施工,从边缘夯向中央,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士,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最后一遍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有条件以采用小夯锤击为佳。最后,夯击时应按试验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衡,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夯击地段遇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將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5.2注浆法质量控制点分析。首先,现场钻孔情况应安排专人如实地记录在钻孔记录表上:其次,硅化加固的土层以上应保留1m厚的不加固土层,以防浆液上冒,必要时须夯填素土或打灰土层;再次,灌注浆液的压力一般在0.2~0.4MPa(始)和0.8~1.0MPa(终)范围内;再次,土的加固程序,一般自上而下进行,如土的渗透系数随深度而增大时,则应自下而上进行。如相邻涂层的土质不同时,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应先进行加固;再次,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顺序、注浆孔位、孔径、孔深以及注浆过程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并将自己的检查结果与现在记录人员的记录相核对(可通过量测注浆管的长度的方法来检查注浆孔的孔深):再次,及时在编好号的孔位平面图上对已注浆孔进行标记并注明钻孔日期。避免漏孔情况出现;最后,如出现地面或附近建筑物变形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注浆,分析原因,调整注浆参数。

参考文献

[1]孙健,吴迪.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07).

[2]姜规模.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中国勘察设计,2013,(02).

[3]姜规模.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中国勘察设计,2012,(08).

猜你喜欢

土层碎石土体
碎石神掌
顶管工程土体沉降计算的分析与探讨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
CFG桩与碎石桩的比选设计
悲壮归乡路
基于土体吸应力的强度折减法
不同土体对土
——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
简述渗流作用引起的土体破坏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