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劳动关系的解除及经济补偿问题

2017-09-23王霞

关键词:劳动关系

王霞

【摘 要】目前,就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了劳动合同制度,基于此,论文主要探究了我国劳动关系解除的情景分类,主要包括协议解除与单方解除,并且针对经济补偿金几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的思考,希望使各个劳动者都可以依法维权,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

【Abstract】At present,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hina has fully implemented the labor contract system.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scene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ssolution of labor relations in China, including dissolution of the agreement and the unilateral dissolution. Then it analyzes several cases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thinking of improving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cerning labor relations. Hoping that all workers can protect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关键词】劳动关系;解除;经济补偿

【Keywords】 labor relations; dissoluti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106-02

1 引言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关系是无处不在的,为了有效保障各个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得到了全面地落实,如果在劳动合同中,一方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那么就可以通过劳动解除来及时止损,保证自身的权益,在解除劳动关系过程中,经济补偿的问题也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

2 劳动关系解除的情景分类

对于劳动关系的解除,大体上可以分为协议解除与单方面的解除,下面我们针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2.1 协议解除

协议解除就是经过用人单位与被雇佣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协商,对彼此的劳动关系进行解除。劳动合同的建立是在双方没有任何异议的情况下签订的,如果要对劳动合同进行协商解除,那么就要本着自由的原则,只要双方人员没有任何意见就可提前对其进行解除。协议解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解除的,并且达成了一致的条件,任何一方都不得对另一方进行干涉;二是,协议的解除不受用人单位与被雇佣的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解除条件的限制;三是,用人单位与被雇佣的劳动者之间在劳动关系解除方面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可以提出解除勞动合同的要求。此外,对于协议解除劳动关系,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双方的关系;另一种是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双方的关系。第一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向被雇佣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而赔偿的数额则是由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来决定的;第二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需要向被雇佣者支付任何的经济赔偿金。

2.2 单方解除

2.2.1 劳动者单方解除

①非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非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是指被雇佣者在用人单位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提出解除双方劳动关系的要求。在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劳动者在行使这种解除权是,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即,要遵守解除合同的预告期,如果是在试用期内,则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如果是正式员工,则要提前三十天来通知用人单位。而且劳动者要以书面的形式来通知用人单位。

②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是指用人单位存在一定过错的情况下,被雇佣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要求。在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双方当事人应该依照合同的内容,履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如果任何一方出现违约或者违法行为时,就可以对劳动合同进行解除。对此,我国《劳动合同法》还明确了解除权的行使条件:一是,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对于劳动者提供的保护和劳动条件没有达到标准;二是,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的报酬进行拖欠或者支付不足;三是,用人单位没有对劳动者上缴社会保险费,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四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五是,用人单位采用一些非法的手段,强迫被雇佣者进行劳动;六是,用人单位违章指挥,让劳动者冒险作业,对劳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2.2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对于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因为被雇佣者的过失行为而对彼此的劳动关系进行解除,在试用期过程中,劳动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或者劳动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的情况、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用人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二,非过失性解除,即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失误行为而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与其进行劳动关系解除,主要是由于劳动者患有疾病或者不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而负伤,并且经过治疗后,难以胜任之间原有的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第三,经济性裁员,这主要是因为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者客观的经济情况发生重大的变化等经济性的原因,使得用人单位与部分被雇佣者解除劳动关系。endprint

3 对经济补偿金几种情况的分析

3.1 过失性辞退解除劳动关系

对于过失性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的,在《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相关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但是其可以依据《经济补偿办法》中第6、7、8条的规定来执行。而对于非过失性的辞退,则要依据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3.2 经济性裁员的经济补偿金

当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被裁减的人员可以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在《经济补偿办法》中,第九条曾规定,用人单位要以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在本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则要获得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对于企业富余人员辞职的经济补偿金的问题,国务院颁布的《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中也有相关的规定,如,在第13条规定中,曾明确指出,职工可以申请离职,在用人单位批准离职后,在办理离职手续时,用人单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给劳动者发放一次性生活费,这里一次性的生活费就是指经济补偿金[1]。

3.3 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

当因用人单位发生过错,而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劳动者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如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或者出现工资支付不足的情况时,按照《经济补偿办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会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资进行无理由的克扣或者拖欠,以及对于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拒不支付,在对其进行补偿时,应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二是,用人单位支付的薪資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的基础上,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的25%的经济补偿金[2]。

3.4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

对于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经济补偿办法》中也有相关的规定,在第5条中层指出:用人单位应该根据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进行相应的补偿,每满一年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而且经济补偿金的发放最多不得超过12个月的工资,工作期限不满一年的则要按照一年的标准来进行发放[3]。

4 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复杂,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也会因为劳动关系的多样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而且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劳动合同法》也在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并且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为了有效地保障劳动人们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司法人员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依法治理相关的案件,保证案件审理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参考文献】

【1】刘黎明.如何判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是否违法[J].人事天地,2017(02):38-41.

【2】张婷婷.论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6(02):322-323.endprint

猜你喜欢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新常态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维护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