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产业集聚的实现路径及其作用

2017-09-23李田田

关键词:产业集聚实现途径金融

李田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改变,金融产业成为炙手可热的非实体产业之一,也在经济发展上面发挥着自身特有的作用。金融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经历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产业集聚则是金融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推动的,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从这个方面来看,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河南作为中原地区,近些年的金融产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朝着产业集聚发展是当前最应该努力的方向。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China's economic model, the financial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test non substantive industries, and also plays a unique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s not an overnight thing. It goes through a step-by-step process,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tre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 also promo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central region , the financial industry of Henan in recent years has achieved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s the most current direction.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网络性;实现途径

【Keywords】financi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network character; ways of re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60-02

1 金融产业聚集的网络性

当前经济背景下,金融产业是以网络形式发展的,金融产业的发展与时俱进的,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有着先进的网络性:

1.1 金融产业集聚的网络环境

目前,金融产业集聚是金融产业网络的一种形态,金融产业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完全网络的状态之中的。金融产业集聚除了外界因素的影响之外,其自身的内部网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个网络性并不局限于计算机网络,这里的网络环境还可以包括地理环境、知识技术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商业环境。这些环境对于金融产业的距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1.2 金融产业集聚的网络结构

金融产业集聚的网络结构简单划分为集聚行为主体、网络行为主体、集聚资源这三项组成的。任何一部分的缺失都是无法实现产业集聚的有效性的,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因此对于金融产业工作人员来说,要把握每一部分。集聚中的企业、公司、单位等机构要负担其主要责任,注意经济贸易行为以及技术传输行为等。

2 金融产业集聚的特征

金融产业集聚的特征是什么呢?实际上,金融产业聚集具有产业网络的部分特征,但是其自身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

2.1 金融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特征

金融产业聚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集聚过程处于不断演变的状态之中,有着从集中到分散,再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2]。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不仅依赖集聚区域的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以及地理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产业聚集在发展中是不断地由简单的地理集聚,然后由交易、知识等网络发展成为功能完备的网络状态,这其实是金融产业聚集的一个显著演变过程,也是其特征。

2.2 金融产业集聚的运行特征

金融产业聚集的运行特征是围绕着知识展开的。知识技术在网络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金融产业集聚自然也就有着不可分离的作用。金融产业集聚的运行最为关键的其实就是在集聚中知识的整合,知识的整合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纪律性。一般来说,知識整合是在网络发展的前期,并且是以一种不太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3]。而在后期,则是呈现一种侧面与正面同时进行的这样一种方式,知识的整合力度增大,整合程度也增大。

2.3 金融产业集聚的行为特征

从资源的角度看,金融产业集聚的参与方同时兼顾资本所有者、信息所有者、知识所有者、资源整合者等多重身份,而且在这些能力和身份中,整合资源、掌握信息、分配资源是比较重要的。对于参与方而言,如何拥有这些能力,如何使用这些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金融产业集聚参与方的行为模式是围绕着其获取核心能力而展开的,这个核心能力,简单点说就是获取资源、分配资源以及动态学习的能力。

3 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类型

根据上文中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来,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类型包括嵌入式松散型、嵌入式成熟型、自发式松散型以及自发式成熟型。endprint

3.1 嵌入式松散型

嵌入式松散型金融产业集聚有一些代表城市,比如说北京、上海等这些区域性离岸中心,这些地区并不处于沿海地区,有着优良的政策支持,政府给予其很大的引导,使其获得金融网络的形成条件,而且政府还会主动负责知识整合、动态能力提升等工作,进一步帮助其获得发展。从这个例子中不难发现,嵌入式松散型主要是依靠政策支持,而且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来看,河南省在政策方面还是有些短缺的,因此可以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

3.2 嵌入式成熟型

像东京、新加坡这样城市的金融产业集聚,则是属于嵌入式成熟型。这些城市的金融网络稳固,政策支持力度较大,而且有自己的管理和监督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治理方法,因此能够获得长足发展。所以说,嵌入式成熟型金融产业集聚模式是一种相较于嵌入式松散型比较成熟的一种金融产业集聚模式,既有政策的支持,也有自身的条件和能力,相辅相成,促进发展。

3.3 自发式松散型

自发式松散型有一些比较好的例子,比如悉尼、费城这样的城市。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获得了充足的集聚条件,从而形成产业集聚之势。

3.4 自发式成熟型

自发式成熟型则属于伦敦、纽约这样的大都市,政策条件优异、经济发展需要、网络知识,知识整合能力突出,有着各方面的突出优点,从而获得金融产业集聚的可能性。

4 金融产业集聚的实现途径

对于河南省而言,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因此相关部分和人员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以求实现高质量的金融产业集聚:

4.1 要注重金融网络的运行

金融产业集聚的效果在很大程度是由网络的运行状况决定的,稳定的运行是产业集聚的有效保证,因此实现河南省金融产业集聚首先要从这方面入手。这个网络运行主要是与网络内交易效果挂钩的,所以说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做好税收工作、加大资本流动管理力度,明确产权责任制度,突破传统金融产业发展障碍,实现有效的金融产业集聚,以实现金融中心的建立。突破制度是不可少的,同时也是第一步。相关部门要重视制度改革和革新,从制度入手,改进金融网络的运行效率,实现高效率的金融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金融产业的繁荣。

4.2 加强建立金融产业集聚环境

上文中提及的各种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表现在高端产品生产制造以及服务业方面,良好的环境是其保障。

加强建立金融产业集聚环境,首先要从税收环境的改变做起。税收关系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因此政府必须要健全税收政策,采取有效合理的稅收政策。另外,还需要健全基础设施,这里的设施包括道路、技术、商务、健康基础设施。这几个方面要做到面面俱到,而且要有各自的侧重点。道路基础设施需要加强技术关把门,技术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改进旧技术,商务方面则需要营造科学和谐的商务环境,健康基础设施则要提高居住环境,满足生理需要。

4.3 建立网络信息整合平台

知识整合在金融产业集聚中的重要性从文章中可见,知识与信息是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其核心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此,想要实现有效的金融产业集聚就要在整合知识方面下功夫。政府、中介机构或者相关参与方等涉及者,为了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应该合力建立一个网络信息平台,比如政府信息透明平台、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平台、企业信息公开化平台等,通过建立信息整合平台,减小知识整合压力,实现最快最有效的知识整合。

【参考文献】

【1】谭朵朵.金融集聚的演化机理与效应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2】高朋.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张清正.中国金融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实现途径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