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思我国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

2017-09-22苏宁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制改革原油

苏宁

摘 要:随着国际形式的变化,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系统、健全的石油生产流通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原油进出口管理制度。这对于提高我国的行业竞争力、增加中央财政收入、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并提出了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改革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石油生产管理体制,其中就包括了原油进出口管理机制,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变化,我国现行的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石油行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加强对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的演变

(一)计划管理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原油计划供应以及统购统销的管理模式,执行供销计划的一般是石油工业部以及商业部。由于这一阶段我国石油炼化生产能力比较薄弱,石油产品自给率很低(最高时仅有38.9%),主要进口的还是成品油,较少进口原油。

(二)政策过渡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我们统称为政策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石油流通体制开始向着市场经济调节的方向发展。在1981年,我国国务院下达了一个指令,允许我国石油工业部门对一亿吨的原油进行处理,这也是标志着我国进入政策过渡阶段的事件。随后,国家逐渐不再指令化管理石油行业,而是利用市场调节运作我国的原油进出口贸易。我国的石油贸易商业主要由我国的四大公司进行经营,其中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负责海上石油的勘测和生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陆地上石油的勘测和生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对石油进行炼制和化工,同时还负责我国的石油进出口义务。

(三)市场完善阶段

在1993年,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发生了较大的波动。为了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中国中化与中石油合作成立了联合石油有限公司,中国中化与中石化联合成立了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改变了由中国中化独家垄断我国石油进出口的局面。1998年,国家推行石油工业重组改革,按照上下游一体化的方向,重组了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此次重组中,中国中化被要求在联合石油、联合石化的持股比例从50%降至30%,并從管理层面退出联合石化、联合石油。2001年以后,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国家石油进口业务实行国营贸易为主,同时允许一定数量的非国营贸易进口。2005年,联合石化合资到期,中国中化退出联合石化股份,中石化获得完全控股权。

二、我国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加强石油储备能力,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近些年来,我国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应加快完善石油储备体系。第一,应全面掌握世界能源的格局变化情况,进而针对我国石油储备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二,建设石油储备的长期战略目标,明确发展计划,以及面对紧急状况时健全的规章以及程序;第三,充分发挥非国营企业的储备油库,补充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增强我国的石油储备力量。

(二)利用世界经济形势,促进原油贸易方式多样化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美国关于替代性能源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及欧洲国家主体债务危机等金融问题已经对其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欧美国家对原油的需求量在最近一段时期内会有所下降。因此,对于拉美、中东、俄罗斯、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国家来说,其应积极寻找新的输出对象。我国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不断加强面向全球的能源勘探、开发、贸易和科技合作,增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从根本上改变“亚洲溢价”问题(中东地区的一些石油输出国对出口到不同地区的相同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从而造成亚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较高的原油价格)。鼓励国内企业通过获取份额油、发展长期贸易、加强期货贸易、发展工程换能源等多种途径,增加国家外部原油供应的渠道。

(三)联系实际,积极培养新的竞争主体

从我国当前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应该构建寡头竞争的市场管理机制,但是也应充分考虑让其他非国营企业对其进行补充,进而保证我国在国际石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目前,我国原油供需贸易已经实现了国际化的发展,在我国国内市场积极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保证我国石油进口的同时,寻求新的进口原油的渠道,鼓励非国营企业走出国门,构建多元化的原油进出口竞争机制。

(四)增强储备能力,加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第一,应对未来全球能源的变化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适时调整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目标以及计划;第二,充分利用民营石油企业已经颇具规模的油库,加快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利用民营企业补充国家战略储备,通过“藏油于民”增强国家储备力量;第三,规范石油战略储备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发展规划,明确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的最低规模、紧急情况下的动用程序和规模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国际竞争局势的日益严峻,我国石油行业若想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采取加强石油储备能力,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利用世界经济形势,促进原油贸易方式多样化、联系实际,积极培养新的竞争主体、增强储备能力,加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等措施,完善我国原油进出口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曹文.浅议我国对石油进出口管理的体制改革[J].消费导刊,2011(10):94-94.

[2]刁塑.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155+158.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制改革原油
中俄原油管道进口俄罗斯原油突破8000万吨
放开我国原油进口权的思考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快速评价原油品质
“1吨原油等于7.33桶”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