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地区天然暴马丁香群落结构调查与保护利用

2017-09-22葛志功

绿色科技 2017年16期
关键词:保护利用辽西地区

摘要:指出了天然暴马丁香群落在辽西地区南部有零星或块状分布,为更好地对暴马丁香进行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凌源市林业技术人员于2016年对青龙河流域内的天然暴马丁香群落进行了野外调查及标准地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暴马丁香的生态特性,提出了保护利用方法,以期对辽西植物资源的保护与改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辽西地区; 天然暴马丁香群落; 结构调查; 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S685.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6012102

1基本情况

辽西地区南部主要包括锦州、葫芦岛、朝阳的青龙河流域等地区,处于北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区域过渡地带,多年平均降雨量468.5 mm,年蒸发量为1974.3 mm,自然植被以天然林为主。

在青龙河流域,天然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Blume) H. Hara var.amurensis(Rupr.) J. S. Pringle)群落有零星块状分布,总面积超过800 hm2,虽然分布面积占流域内天然林总面积的比例较低,在适宜区域,作为一种天然更新分布的植被类型,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生态及科研价值。因此,2016年凌源市林业技术人员在流域内三道河子,刀尔登等乡镇所辖区域,对天然暴马丁香群落进行标准地调查,对暴马丁香等乔灌木的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现状调查

(1)环境因子调查:在标准地内调查记录环境因子,如经纬度、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2)乔灌木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置30×30 m标准地,在四角及中间机械量取5 m×5 m的样方,进行乔灌木调查,记录乔灌木种类、株数、平均高、盖度等。

(3)标准地内草本植物对乔灌木生长及自然演替影响相对较小,未对草本植物调查。

3调查结果

标准地调查地块位于三道河子镇草碾沟村大东沟,东经119°1′27″、北纬40°49′20″,小班面积7.2 hm2,海拔875~940 m,阳坡,石灰岩母质,部分地段有裸露的基岩,土层厚度5~30 cm,位于山的上腹,立地条件中等。

暴马丁香1 hm2株数为2010株,平均高度2.7 m,盖度45%;其他主要树种有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等,各种乔灌木1 hm2总株数15720株,高度1.2~3.0 m。各树种组成数量及主要调查结果详见表1。

4生态评价及特性

暴马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单株或片状自然分布,常生于阳坡山坡、沟边等地,通过现地调查,体现出本树种喜光,耐阴,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性,对本群落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4.1喜光性

从调查生长平均高看,优势种为暴马丁香,各树种平均高可大体分为上层(大于2.5 m)、中层(1.4~2.4 m)和下层(小于1.3 m)三类,暴马丁香平均树高2.7 m,位于林冠的顶层,优先接受阳光照射,体现出其喜光性特点。

4.2抗旱性

暴马丁香生长于阳坡,相对于阴坡,生长地块蒸发量较高,山坡中上腹土层较薄,立地条件较差,植被也相对稀疏,土壤持水量较低。生长季中,自然降雨不均衡,雨季为7~9月,只有具备较强的抗旱性,才能更有利于度过极端干旱天气。

4.3群落自然演替的过渡性

从现地调查和结果看出,该群落自然生长正常,天然更新稳定,特别是群落中树冠高度的中层(1.4~2.4 m),品种及数量较多,如蒙古栎、属李(Rhamnus parvifolia Bunge)、紫椴、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五角楓(Acer mono Maxim.)等,一方面体现出由灌丛群落逐渐生长演替到乔木群落的过渡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树种结构的过渡性,如绣线菊、属李等气候以半干旱为主,具有旱生代表性,而暴马丁香和大叶白蜡等、适应辽东等地湿润温暖气候,以半湿润气候为主,两类树种共同生长在同一群落中,体现了树种结构的过渡性。群落的天然生长,为林下草本等的生长创造了最佳条件,保证地面植被相对茂盛。也使土壤地表结构稳定,减少蒸发量,更有利于植物度过极端干旱天气。

4.4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本群落建群种和优势种均为暴马丁香,创造了群落相对优良的植物生长环境,使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得以生长。如紫椴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一些草本植物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兴安天门冬(Asparagus dauricus Fisch. ex Link)、黄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等得以正常生长,使本地植物资源体现出多样性特征。

2017年8月绿色科技第16期

葛志功:辽西地区天然暴马丁香群落结构调查与保护利用

自然与生态

5保护措施及利用途径

5.1封山育林和封山禁牧措施

辽西地区受自然降雨等多方面条件影响,气候以干旱为主,降雨不均衡,自然植被稀疏、生长缓慢等,造成大面积的荒山天然生长更新及自然群落演替进程缓慢,植被生态功能脆弱。封山育林和封山禁牧能有效维护原生群落的灌草丛及灌树丛生长环境,保护天然植被的自然生长和繁衍更新,是保护辽西脆弱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5.2人工辅助天然更新

在一些立地条件适宜的地块,保留原有植被,适当补植或直播暴马丁香,人工措施促进改变原有灌丛树种结构,形成以暴马丁香、大叶白蜡、蒙古栎等为主要灌丛树种天然次生林,人工措施辅助更新后,更有利于原生群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的发挥,同时,对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5.3园林应用

利用暴马丁香花香浓郁、适应性强等生物学特性,培育园林大苗,即可以提升当地育苗发挥耕地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园林绿化品种结构,避免远距离外地运输苗木,提高成活率,减小园林成本。

参考文献:

[1]

罗菊春.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刘洪伟,白瑞兴,魏金杰.凌源野皂荚生物、生态学特性调查与资源利用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3(3).

[3]于大川.辽西地区榆叶白鹃梅的天然分布与生态利用[J].防护林科技,2016(3).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护利用辽西地区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关于博物馆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推进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浅谈辽西地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辽西地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辽西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