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风险投资筹资渠道分析

2017-09-22孙岩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资本市场风险投资

孙岩

摘 要:风险投资在支持企业创业,推进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风险投资筹资渠道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有效地配置风险投资资金。根据风险投资发展较成熟国家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的筹资渠道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养老金、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非金融类企业及个人和家庭基金等都可以成为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但是,我国风险投资筹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并且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发展也不够成熟。通过我国的风险投资筹资渠道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探讨解决方案和改进的方法,对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风险投资;筹资渠道;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7-0078-03

一、我国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风险投资在指出创业、推进科技发展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风险投资的发展比较晚,且投资资金的筹集渠道主要为政府部门,风险资本的规模较小。随着我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机构涌现,且规模有所提升,筹资渠道也有所扩展,公司和金融机构、个人以及事业单位都加入到风险投资领域。

(一)政府出资

政府资金在风险投资的资金组成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其他私人资本的投资方向有非常强的导向作用,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有很强的社会效应,甚至会超过企业自身的利益收益,对国家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社保基金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职工数量也非常可观,职工养老基金的数量非常大。随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职工养老基金已近正向进入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也是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将带动创新型企业和新兴行业的新一轮高速发展。

(三)私人资金

我国有非常庞大的人口基数,并且我国大多数居民的理财习惯是将收入存入银行,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额非常高。但是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大多数的资本在少数高收入者手中,理财意识的提高,这部分人会用部分资金进行投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筹集到部分私人的资金,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资本意识的提高,私人资本将成为非常重要的筹资来源。

(四)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部分自有资金

我国的内资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资金累积汇集起来数量非常可观,由于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制约,单个企业想找到比较好的资金增长途径非常困难。所以,大中型企业的部分资金吸收入股,进行风险投资,也是筹资的途径之一。

风险投资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风险投资筹资问题。国内风险资本的来源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养老基金、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金的比重太小,民间资本、境外资本以及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公司都尚未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风险投资的发展,我国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支持,而政府资金在用途方面有非常多的限制,应鼓励大中型企业将资金投资到风险投资领域,并且应该以民间资本为主体,把政府当作公共事业的管理者。

另一方面,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的股东比较集中,多由国家或地方财政发起并作为主要出资人,极少有私人、保险公司的介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资金筹资来源受到限制,意味着发展风险投资需降低投资资金进入风险投资的准入条件,在监管方面提高防风险能力,逐步形成民间商业性风险投资资金为主、国家财政拨款的政策性风险投资资金为辅的格局。

二、我国风险投资筹资存在的问题

金融危机给我国风险投资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对风险资金的筹集和退出的影响尤其严重。我国风险投资市场自身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及配套资源都非常匮乏,筹资渠道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资本市场不发达,缺乏通畅的撤出机制

风险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最终的目的是在利益驱使下获取高额的回报。风险投资是股权投资,其目的是希望能够凭借投资的公司股票上市等方式来退出风险企业,取得现金,再使其进入循环。因此,有通畅的退出机制才能够使其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得到实现,风险投资才能生存和发展,风险资本通过IPO方式退出是最佳的选择,尽管我国的主板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等方面的限制,还是很难为风险投资的循环提供通畅的渠道。

(二)资金来源有待优化

我国的风险资本筹资渠道有限,资本结构单一。我国风险资本筹集的渠道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非金融类企业,这导致了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另外,各银行对于防控风险的要求,对科技相关发放的贷款非常有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的资金需求和实际供给相差很多,有很大的缺口,且实际投入的资金中可以用作风险投资的比例非常低。另外,来自私人渠道的风险投资资金规模不是很大,但私人企业家偏好短期收益,风险投资是周期性的投资,双方在博弈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观念上的差异,对风险投资资金筹集不利,也使风险投资的发展很难顺利进行。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

完整健全的法规体系是风险投资行业能够长远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针对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企业管理法规,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风险投资基金运作等方面也缺乏针对性的行业规定,出现问题时无法可依,中小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严重限制和阻碍了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

(四)制度环境有待改进

风险投资制度的设计,目的在于把市场中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限度,降低交易成本,满足交易人对交易后果的可预测性和可计算性的需要。中国的风险投资是一种极为“精致而脆的投资活动形式”,在任何环节上现差错,都有可能導致整个投资交易体系“雪崩”式的破坏。这种脆弱性决定了投资活动的存在与发展对制度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在目前情况下,风险投资的制度环境比技术研究和资金投人本身更能推动风险投资发展和技术进步。endprint

中国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资金投人的数量,而在于一个使资金得以充分有效配置的机制,在于结合中国国情设计一个能有效地保证资金向高技术领域自动转移的崭新的投资制度体系。在这一投资制度体系中,退出机制与法律政策体系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

(五)人才缺失

风险投资家的素质高低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国内在风险投资方面缺乏资深的管理人才,风险投资要发展,需要懂技术、经济、金融、营销的人才。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不利于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对于文理的划分等教育方式是中国教育体制培养出的人才专业被划分得过细。另外,中国企业的用人制度将人禁锢在一个部门,人才的流动体制也存在问题,是不能造就高素质人才另一个原因。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风险投资难以进展。

另外,我国对风险投资的管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在政府与投资者、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以及投资者和市场之间发挥着积极的沟通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风险投资企业,目前存在的中介服务在法律服务、财会监督、项目评估、市场分析等方面与风险投资企业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并且一些地方的中介机构也存在过度行政化的倾向,使得项目市场与资本市场难以很好地沟通。

三、改进风险投资筹资的政策建议

(一)拓宽风险投资的筹资渠道

风险投资想要快速稳步地发展,基本的物质基础,即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不可缺少的,风险投资行业是否成熟,就是以风险投资资本筹集渠道的合理性和融资环境的宽松和健康为标志的。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主要有养老基金、实体企业、社会捐赠、保险公司、个人和家庭、研究机构、商业银行和外国投资者,其中风险资本来自于保险公司、银行、企业和私人的比例很大,相反的,来自政府的资本所占比例很小。

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量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是筹资渠道的狭窄。若要使我国的风险投资能尽快地追上先进国家的步伐,必须要放宽各类保险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的条件。我们应该向新兴国家学习,使社保基金等各类保险基金成为主要的筹资来源,一旦允许这些基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在筹资渠道的源头上得到保证,风险投资就有充裕的基金投资到创新的企业,为成长型企业服务。我们应当理顺各种资金进入风险投资的渠道,建立“多方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风险投资运作机构,发挥不同投资主体的作用。

(二)保障风险投资退出的渠道

一个行业的长久发展需要有健全的“新陈代谢”机制,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顺畅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关键环节。风险投资在经济创新、高新科技产业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许多企业取得了丰厚的收益和成功。当风险投资考察某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时候,考虑的关键是该项目能否赚钱,能否实现资本的增值。风险资本最终收益的变现就是在退出环节实现的,风险投资的收益和退出环节是不可分割的。

风险投资的撤出机制主要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企业并购、股份回购和清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最佳退出方式,所取得的收益是最高的,风险投资机构还可以通过企业并购将所持有的风险企业股权转换为现金或可流通证券,从而将风险资本迅速地从风险企业中撤出。另外,风险资本家可以通过企业回购来获取现金或可流通证券,使风险资本及时地从风险企业中退出。风险资本在前一轮投资结束退出后,会进行新一轮的投资,而新一轮投资的基础就是前一轮投资的高额收益。风险投资的最根本的特征是敢于冒着高风险进入前景不明朗的領域,还能够成功地带着高额收益退出,所以风险投资资金的退出和募集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 制定适合发展的法规,加强监管

法规政策体系是风险投资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我国,风险投资刚刚起步,需要在各个环节加强法制建设。风险投资的过程涉及到多个主体和多种关系,所以在整个过程中要有规范的制度,规范风险投资制度可以保证各方面的利益。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业不可小觑,政府对风险投资大力扶持,在法律、经济政策等方面给出优惠的条件,都能体现出政府的风向标作用,使民间资本积极响应。我国要实现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引导并完善相关的法规,以健全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对成长型企业的风险投资资金筹集给予扶持。

(四)重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风险投资不仅仅是对于某一项目和某些资金的投资,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投资。中国教育体系的现状使得风险投资行业所需要的人才非常缺乏,我们要培养既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又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和金融知识的人才,还要求其熟悉法律法规、资本运营和货币市场知识。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将我国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配套机制设立完全,这样才能造就高素质的通才,使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有专业化的人才。

(五)完善风险投资市场机制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基础保障。建立适应风险投资运作的发达的市场体系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基础性条件。风险投资正常运作和功能发挥,需要较为成熟的市场条件。中国风险投资业健康发展,需要培育并发展完善的风险投资的咨询服务市场、较为成熟的风险投资项目市场、技术经济市场和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

经济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我国经济发展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暴露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还要调整产业机构,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使我国成为经济增长的发源地,风险投资的增长才会更加的迅速和稳健。

参考文献:

[1] 王玉荣.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8):125-129.

[2] 王玉荣,李珊珊.中国风险投资的九大特点[J].中国科技投资,2010,(7):62-64.

[3] 谢非非.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的新视角[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6):76-77.

[4] 金永红,奚玉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的国际比较[J].企业活力,2006,(1):84-85.

[5] 王,薛耀文.风险投资机构资金来源与退出机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6):34-37.

[6] 蒋殿春.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倾向[J].世界经济,2003,(7):43-53.

[7] 吕娟,韩延龄.我国风险投资筹资来源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4,(10):56-57.

[8] 长增臣,许建亮.我国风险投资的筹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0,(2):47-49.

[责任编辑 陈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本市场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企业关系嵌入与投资绩效
中国创业板风险投资退出绩效的实证分析
中国创业板风险投资退出绩效的实证分析
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对资本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资本市场对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后的影响研究
从“魏则西事件”看“细胞免疫疗法”行业发展状况
资本市场对证券分析的影响研究
绝对离差风险测度下的多阶段风险投资组合优化
持币观望 第一季度VC总额同比减少50%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及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