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2017-09-22王世维

学周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问题串肢体语言

王世维

摘 要:对于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可充分借助现代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技术,适当选择教材内容编排顺序,使相关知识连贯,并利用肢体语言和建构模型等方式来化抽象教学为具体教学,课堂中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课堂上解题方法的指导和突破,加强对学生获取、处理、转换信息能力和科学规范的表述能力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作答时,能理清题意,解答时获取重要信息,并学会转换信息作答。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肢体语言;建构模型;问题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8-00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23

一、借用现代多种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

采用PPT课件教学,提高课堂容量。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截图工具,对所需要的图或有用的题目信息进行截取。在习题讲评课中,有些题目的流程图复杂、容量大,板画不容易且耗时多,借用投影软件来对流程图进行投影教学,可以对题干中的图随意、自如地放大和抓取,便于指导学生看图或获取所需的信息,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化抽象教学为具体教学

(一)肢体语言的利用

用肢体语言来展示一些变化过程比借助课件中动画达到的效果更好,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点。例如课堂上可借助两手的食指进行演示细胞有丝分裂,可显示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既形象,又直观和生动,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展示如下:

(二)利用建构模型教学

例如用自己剪制的模型或以画板图的形式来演示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过程。

三、以问题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以前传统进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教学方法是分裂间期、前、中、后、末期逐个时期介绍它的变化特点,知识点零散,学生对各期中的变化原因不清楚,只能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识记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课堂中打破了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围绕主线以问题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进行探究,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活跃,得到学生肯定和接受。教学片段示例如下:

探究1: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探究2:为保证分裂前后细胞染色体数不变,染色体行为变化如何?

探究3:核膜是否需要消失或重建,为什么?

探究4:谁牵引着染色体运动?

探究5: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位置能固定不动?

探究6:分裂过程是否需要细胞壁的再形成?什么时候形成?如何形成?

探究7:整个分裂过程中为什么由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最后又必须变回染色质?

以问题串的形式探讨后,播放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动画视频,最后总结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征。

四、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为什么是动态变化的?要突破这一难点,课堂上可用到任课教师本人血液的生化检查化验单(课前复印,课堂中分发给每位学生),每位学生拿到化验单,非常兴奋又好奇,忙于为老师诊断疾病,从中学到衡量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和血糖的指标是什么。把这节课本来看似枯燥、无趣、难突破的内容变为师生互动活跃、学习气氛活跃、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课堂,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重课堂上解题方法的指导和突破

讲评习题时,注重加强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处理、转换信息能力和科学规范的表述能力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在作答时,理清题意,解答时获取重要信息,并学会转换信息作答。

例题1:动物胚胎是由合子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合子只由一个精子和卵子结合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

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找出关键词语“只由一个精子”,作答时学生就会把作答信息转换为“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什么?”

例题2:2015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卷第31Ⅱ题中,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Ⅸ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

采用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理论上可获得无限个转基因綿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此填空大多数学生会丢分。我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转换信息来作答,并采用逆推的方法来推理。要通过克隆获得无限个转基因绵羊,需要其无限个细胞核,进而需要无限个细胞,因此由一个整合有目的基因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变为无限个胎儿成纤维细胞,必须经过传代培养。

六、适当选择教材内容编排顺序,使相关知识连贯

例如生物选修3专题3胚胎工程中,上完第1节的“胚胎发育”后,应该接着上第3节中的“胚胎分割和胚胎干细胞”这两个知识点。为什么?因为胚胎发育中介绍了桑椹胚和囊胚,囊胚虽然出现分化,但是内细胞团仍然具有较高的全能性,若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后,每份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因此上完“胚胎发育”后,直接上胚胎分割这一内容。选择胚胎进行分割时,应选择桑椹胚或囊胚,而不能选择原肠胚,因为原肠胚已经高度分化,出现了三胚层的分化。再介绍胚胎干细胞,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由此来源上看,它可取自囊胚的内细胞团。又如上完有丝分裂后,接着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样既可以使相关知识连贯,又能进行知识点间的比较,形成知识间的联系,同时能为必修2第1章中的两大遗传定律作铺垫,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宁,何克抗.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辅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余文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教学问题串肢体语言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
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