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

2017-09-22宋杰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一带一路战略

宋杰

摘 要:“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给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带来空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就“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才培养之间密切联系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旨在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以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人才培养;相关要求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沿线国家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科技及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加强。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形勢,沿线国家地区要通过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来实现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最终目标,中国当然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对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交流而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拓展我国与国际产业的合作机会,从而实现国内大型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设备生产、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富余产能输出的战略目标,是一种区域性经济贸易合作发展的先进理念。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始终秉承与沿线国家地区共同进行项目开发和共享建设成果的基本原则,在经济、贸易以及文化等领域各项事业区域合作的基础上持续不断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综合效益。然而,“一带一路”所涉及到的各方面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才能确保“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关键所在。

(一)“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人才培养的大力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出以后,我国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地区间的合作关系,创新合作的方式方法,以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而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主旨不仅是要与合作国家进行生产要素资源的流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还要不断深化商品、金融等贸易市场改革,进而拓宽合作范围,提高交流水平。而在此过程中,必然要涉及沿线地区的工程建设、产业联动及资金融通等多个方面,这就对人才的多元化和专业化提出了较高要求,人才需求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充分体现,无形中推动了人才培养的力度。除此之外,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与技术创新交流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来实现,只有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推动不同地区间的交流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正面推进作用[1]。

(二)人才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只有将沿线国家地区的要素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完成产业产能的转移和一些大型项目的跨区域合作,才能推进经济贸易合作交流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基于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不但能够带动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有利于将人才培养向经济实力的科学转化。因此,从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我国竞争力。通过加大人才培养,使人才的全面素质与所掌握的技能能够满足沿线国家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从而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二是加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培养出在经济合作、产业对接及跨境贸易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地区的人才交流与经济交流,进而创建新的经贸格局,最终推动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

(一)人才培养理念的变革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提出的重要发展方针政策,并且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所以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因此,相关部门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导向,摒弃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变革人才培养的固有理念,探索适应当前全球化、国际化经济形势,适应“一带一路”战略需要的人才培养思维模式。比如可以依靠信息化的方式在要求人才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其实践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并使人才这一关键要素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持续不断的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形成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型,充分发挥人才助推,实现将人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最终目标,实现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与沿线国家地区间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使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繁荣[2]。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在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过程中,需要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予以确立,这样才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所以,一方面要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作为基本目标,在国际贸易领域和金融领域等行业领域内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从而真正发挥人才培养对经济建设的助推作用,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济的全面推进。另一方面,还要以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为宗旨,科学把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并积极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施工领域和业务范围,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新形势[3]。

(三)人才培养机构的完善

在我国,人才培养机构主要包括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培养机构及跨行业人才培养平台等,按其性质可划分为私人性质、国家性质和社会企业性质。上述相关机构不仅要重视人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加强人才在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力度,使其能够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要求,完成自身价值体现。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只有不断完善我国人才培养机构的数量,提升其人才培养的教育和师资水平,才能借助这些机构实现对人才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和专业技术的培训,才能使人才在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中的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endprint

(四)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创新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空前提升,探索建立适应全球化、国际化经济贸易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势在必行。例如,推进政府及各教育机构主导的国际间留学生的选派和培养,可以实现人才在不同国别、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以及不同文化要素下的融合互通,有效提升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另外,国家各部委、科研院所近几年提出的“千人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激励和吸引制度,从政策引导层面为海外人才向国内流动、促进人才国际化提升建立了基础,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需求,应在相应的人才激励政策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设计,为人才培养建立完备的支撑。

(五)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除了要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不断开阔人才视野,还要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首先要充分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来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方式,在开阔人才视野的同时培养其国际化思维。其次,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运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培养计划,让高校资源与企业項目实现合理对接,进而提高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搭建起人才交流平台,以帮助相关部门充分掌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做到人才资源及时有效地共享与交流,进而完成人才与产业之间的完美对接,为沿线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经济贸易人才,以更好的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让人才培养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涉及人才培养的相关机构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战略作为重要核心来确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同时通过不断完善自身建设,进一步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人才优势带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外贸交流,为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海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宜春学院学报,2016(10):111-113+120.

[2]吴轶群.“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双创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26):21-23.

[3]张飞,解玲.“一带一路”战略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地理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6(11):5-6+8.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一带一路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