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孕妈妈应警惕妊娠期糖尿病

2017-09-22吴琼

中国生殖健康 2017年8期
关键词:摄入量高龄胎儿

文 /吴琼

妊娠期糖尿病指孕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它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妇明显增多,妊娠期糖尿病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孕期并发症。那么,孕妈妈,尤其是高龄孕妈妈怎样才能远离妊娠期糖尿病呢?

患病的孕妇中,80%~90%孕前无糖尿病史,约有10%在孕前就已经存在隐性糖尿病,只是没有发现而已。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如活动减少、饮食中能量过高、摄入水果过多等,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5%。

哪些人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一般而言,所有体重超重(BMI≥25kg/m2)的成人有以下一个或多个高危因素的,就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1)以非体力劳动为主;

(2)糖尿病家族史;

(3)巨大儿分娩史或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

(4)高血压病史(BP≥140/90mmHg或接受降压治疗);

(5)孕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

(6)高龄(年龄大35岁);

(7)不良产史(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

(8)有心血管病史者。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第一次产前检查或孕早期时就应进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标准按普通人群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7.0mmol/L或2小时血糖≥11.1mmol/L。对于一般孕妇,在孕24~28周须进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目前对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1 mmol/L,1小时血糖≥10.0 mmol/L,2小时血糖≥8.5 mmol/L,其中任何一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胎及新生儿的危害

(1)病情控制不好会导致胎儿畸形 据统计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胎儿致畸风险将比健康产妇增高4~6倍,胎儿心脏、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身体各个系统都可能出现畸形。

(2)巨大胎儿和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明显增高。

(3)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等。

(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

(5)新生儿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6)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较非糖尿病孕妇高2~4倍。

(7)孕妇更易发生感染。如霉菌性阴道炎、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产褥感染等。

(8)在分娩时出现难产和产伤、手术产的机会增多,产程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

如何远离妊娠期糖尿病

(1)均衡饮食控制血糖 如何均衡饮食以保证有效控制血糖,又能使母子顺利通过妊娠和分娩,是妊娠期糖尿病妇女饮食管理的关键。最理想的是,通过饮食控制使孕妇既能应对日常生活又无饥饿感,病情也得到控制。

(2)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 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妊娠中、后期平均每天增加200千卡热量,并根据血糖、尿糖等病情随时调整饮食。

(3)控制单糖的摄入 严格控制易被体内吸收的单糖,如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等。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主食,如糙米或五谷饭,有利于控制血糖。

(4)保证蛋白质的摄取 患糖尿病孕妇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较正常孕妇增多,推荐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20%,其中动物蛋白质占1/3。

(5)控制脂类的摄入 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肉皮、肥肉等食物。

(6)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建议妊娠期有计划地增加富含维生素B6、钙、钾、铁、锌、铜的食物(如瘦肉、家禽、鱼虾和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7)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 每天分三餐主食和三顿点心,特别要避免晚餐与第二天早餐的相距过久,可在睡前补充一些点心。

(8)适量的有氧运动 在每餐后选择一种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分钟,以每周3~4次为宜。

温馨提示

(1)患有严重心脏病和慢性高血压、前置胎盘、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先兆流产或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不宜运动。

(2)运动期间出现下述情况需及时就医:腹痛、阴道流血、流水、憋气、头晕眼花、严重头痛、胸痛、肌无力等。

(3)避免清晨空腹或未注射胰岛素之前进行运动。

猜你喜欢

摄入量高龄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胎儿的性别你别猜——这四种胎儿性别鉴定方法不可靠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营养与健康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