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解题的几种常用解题技巧

2017-09-21王希希

新课程·中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解题技巧高中物理学生

王希希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标环境下对高中物理解题的几种常用解题技巧的研究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采用文献法与个案分析法等,结合高中学生的物理解题思路,进一步阐释高中物理解题的几种常用解题技巧,为物理教学者与相关人士提供帮助与咨询,这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学习,为学生物理解题思路奠定了基礎。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生;解题技巧

现阶段,学校对学生的物理教学,多从老师的教学经验入手,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想法,致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并不理想。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比较重视高中物理解题技巧的教学,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现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效率,对高中物理解题中常用的解题技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向与逆向解题技巧

在高中物理解题思路中,学生大部分往往习惯于正向的解题技巧,主要根据物理的过程发展形式去考虑问题,但是某些题目并不适合,这就需要学生逆向思维,而逆向思维的解题思路有利于降低问题的复杂性,其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方便学生对物理题目进行解答。

二、整体与隔离的解题技巧

在高中物理的解题技巧中,通常会用到整体或隔离的解题技巧,其解题技巧对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要求比较高,所谓整体解题技巧是指对问题的整体研究,使解题的思路更加清楚与明朗,从而降低解题的难度。而隔离解题技巧是将整体化为部分,然后各个击破,而大部分的物理题目都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解题技巧,从而快捷得出答案。

例2.如图2,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顶端装有定光滑滑轮的斜面体C,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通过光滑的轻绳与B相连,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拉B,在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关于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不变

C.斜面体对物体A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拉力F变大

解析:对C物体分析易知向右拉力变大,绳子拉力也变大。对A物体分析,由于摩擦力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摩擦力如何变化。对于AB选项,如采对C物体受力分析,比较复杂且增加了难度,且不易得到正确答案。此时可应用整体思维解题,把ABC看着一个整体,系统可看作受到向右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地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向左的摩擦力。根据已知条件,系统最后处于平衡状态。再由平衡条件可知,可知答案为ABD。

三、转化与归类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的题目,需要建立在物理模型上,依托物理模型的形象直观性,从而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转化与归类的方法,从而确定解题思路,根据相关调查,有70%的物理题目需要运用转化与归类的解题思维。

例3.如图3所示,从半径为R的光滑圆槽左侧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多长时间回到起点。

这道题中我们用简单、熟悉的模型代替陌生、复杂的模型可使问题变得简单。虽然高考命题中强调创意新、背景新、过程新,但若仔细研究,还是可从题目中找到我们常见的物理模型。因此,要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提高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还要加强对物理模型进行等效转换的能力。因此,我们牢固掌握常见的物理模型很重要。做题过程中,灵活利用模型里的结论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四、代换与推理的解题技巧

由于高中物理知识涉及比较多的定理、概念等,这些是物理解题的重要依据,有些物理题目,按照常规的原理去求解,其过程比较复杂,容易在某一步骤产生错误,而采用代换与推理的解题技巧,通过发散思维,运用不变的物理量去进行等效的代换,可以化复杂为简单,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

例4.某一物体被竖直上抛,空气阻力不计。当它经过抛出点上方0.4m处时,速度为3m/s。当它经过抛出点下方0.4m处时,速度应为多少?(g=10m/s2)该题目可以通过发散思维,运用多种解题思路,得出v=5m/s.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几种常用解题技巧,需要根据学生物理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结合物理题目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解题技巧,这样才能方便学生快速进行物理题目的求解,这对物理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物理的解题方式。

参考文献:

[1]赵旭阳.高中物理解题的几种常用的解题技巧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11):189.

[2]李建军.高中物理解题的几种常用的解题技巧分析[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33(6):96-97.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题技巧高中物理学生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