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技术综合教学入门技术指导初探

2017-09-21陈观桂

新课程·中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羽毛球动作

陈观桂

摘 要:青少年在学习羽毛球运动技术初期,要注意掌握技术的循序渐进,由体验发力,到学习正确的握拍方法,再体验发力动作等一系列的技术,青少年羽毛球入门技术。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技术;动作

我国运动员在大赛中都获得过优异成绩,为了保持我们的优势,大力开展青少年羽毛球运动是最重要的任务,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过程中,抓好基础训练是最关键,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于青少年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日常训练教学和比赛的经验中,我们发现,常规教学法主要是使学员先掌握击球的完整技术动作,在掌握动作的基础上才学“发力”。而现在大多数球员的完整动作基本都能掌握,而且也能满足击球需要,但是击球效果不理想,这主要是发力技术没有掌握好,而“发力法”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强调的是先学会最后的击球用力,发好力后才慢慢细化动作。而且在学习发力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发力法”让球员先入为主地了解掌握了最后的发力技术,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完整技术上,一旦理解掌握了击球要点,接下来的学习就进入动作细节的巩固阶段。运用“发力法”教学成功解决了球员击球不到位的问题,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羽毛球是由肢体支配的器械与目标进行碰击而发力,发力时往往首先反向回引,以增加加速的距离,使后面的击打发出更大的击打力,然后加速向前,最后与目标撞击发力。这种力往往是瞬间爆发,对目标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同时对肢体也具有一定的震荡。

我们要发力去击球,必先要掌握如何最大程度地发出最适宜击球的力,以及这种力从人体传导到球的最佳方式。当然,整个击球动作的完成是由整个躯体协调完成,但在不考虑移动的情况下,原地击球的发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握拍和挥拍。

握拍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中的基础,关于基本的握拍方式已经在羽毛球专业领域得到很好的总结。要点如下:

正手握拍是用手掌握住球拍的中部,球拍垂直于地面,虎口對准球拍的第二条棱的一种握拍方法,这种握姿要求握力适中,就如手中握个鸡蛋。而反手握拍法是以正手握拍为基本要领,球拍柄向外旋,而拇指斜扣在球柄第一棱的宽边上,或放在第一或第二棱的小窄面上。食指向下靠。这种握拍方式手掌与手柄之间留有空间,方便调节击球方向。

在这里,我们是把握拍和发力在一起作为羽毛球技术基础的入门切入点开始练习,我们发现,后场击高球的时候,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合力向前压,而无名指小指的合力向后拉,这两组相反的用力使球拍迅速向前闪动,击中速度快而准确的底线球。在扣杀球、高球、后场被动抽球等用力较大的技术中,击球瞬间的握拍是很重要的。中场击球技术中,指力和腕力是很重要的。球的落点、力量和速度往往是受这些力量影响的。在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头顶击球时,握拍须稍外旋。此外,就是不断地进行正确动作的练习,以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中后场能够上手击球,说明球相对于自身较高,能够舒展身体进行击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尽量抢高点正手击球。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后场球飞行轨迹较高可以使用正手击球的情况下,使用反手击球是毫无意义的,也削弱了自身击球的发力,只有在不能正常使用正手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反手打中后场上手球。反手击高远球的握拍方法与其他技术有所不同,要求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稍向外旋球拍,特别强调拇指顶贴在拍柄第一斜棱旁的宽面上。有的运动员将大拇指放在第一、二斜棱之间的小窄面上,食指稍向下靠,这种方法也可以。采用拇指顶小棱握拍法,并持拍于胸前,拍面朝上。中后场上手击球方式有三种:拉球、吊球和杀球。发力方式以后场正手高远球为切入点进行练习、平高球,吊球和杀球就是击球点相对于身体比高远球更靠前,落点靠手腕手指控制。

中后场中下手球,说明球相对于自身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压迫性,由于无法得到高击球点出球机会,我们无法进行从上往下压迫对手的击球。应对中场的中手球,使用过渡。处理中下手球时,可以学习一种类似乒乓球的台内弧圈球技术,通过手腕、手指的小旋转发力,使球能够低弧度过网后急速下坠,迫使对手起高球。相持和被动时,要求挥拍动作要一致、灵活和突变,动作要快、发力要短,在击球前应保持一致的准备姿势,在击球一瞬间突然改变动作,以迷惑对方,影响其反应。

总之,掌握正确的握拍动作,是提高青少年羽毛球技术的基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技术综合教学入门技术由体验发力到运用动作击球发力等一系列的基本技术,应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延峰.青少年运动训练100问[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羽毛球动作
下一个动作
羽毛球
动作描写要具体
让动作“活”起来
羽毛球PK赛
打羽毛球
新型“羽毛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