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017-09-21房娟

新课程·中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法律意识初中政治

摘 要:培养法律意识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重要条件,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对法治教育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学生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只有加强法制教育才能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这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初中政治课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政治;法律意识;政治教学;课堂教学

所谓法律意识就是学生对法律现象的思想和观点表示赞同并自觉遵守的一种行为,也是法律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学生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有了理性认识从而形成遵照法律规定进行活动的思维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课程标准以及青少年的法律素质现状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教育功能,那就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思想政治课堂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己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做好榜样示范,提高政治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先正其身,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并认同教师的做法。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懂法、守法,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法律教育,因为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凭什么让学生做到,这样的法律教育就会失去原本的威慑力变得苍白而无力。作为初中政治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法律意识的融入和思想的纠正,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现狀,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完善自己的传授技能。教育改革以来,我国陆续陆续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教育法律,依法治教已经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牢固的法律观念,深入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教师。一个具有很好法律修养的教师才能通过日常的行为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最终培养出拥有坚定法律意识的学生。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可以说是系统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场所。在中学阶段开展传授法律意识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而提高法律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的课堂授课当中,在优化课堂的基础上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在以课堂为主的基础上再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法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多关注一些相关的法律信息,及时将一些违法案件带到课堂上供学生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中央电视台的法制频道《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栏目,尽量多地搜集与法律条例相通的法律案例和时政大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去意识到法律对以后的重要性,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改变教师单纯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局面,还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与自己相关的法律常识。在政治课堂上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法治教育为辅,两者相辅相成、有效结合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教学活动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人格,承担起法定的公民义务,在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外还要接受法律的监督。

三、选取生活实例,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根据公安部门不完全的统计,在全国的犯罪案件中青少年犯罪占有相当的比例,并呈现逐年增加、年龄渐小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娇生惯养外,更重要的是法律意识的淡薄,有的甚至没有法律概念。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法、懂法,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学以

致用。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响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缺陷。中学生社会化能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一个人在个性还没有定型时,最容易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法制教育往往被人们遗忘。所以初中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学生家长也加入到受教育的行列中。政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或在班上开展法制家长学习交流活动,发挥好家长学校的作用,对学生的父母进行法律意识培养,改变他们的家庭教育理念。引导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例如,父母要学会尊重子女的隐私权,不要翻看子女的日记和手机,只有尊重才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家长除了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抚养外,还要跟学校保持一定的联系,及时进行沟通,共同帮助其成长。

法律意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要想培养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就必须实现家校合力,双管齐下才能将法律意识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为中学生建立法律意识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它不仅需要家校合力,还需要社会及政府的支持,综合各方面的力量一起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中学生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对其的法制教育,培养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才能确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丹阳.强化法律基础课的思想教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13.

[2]张贵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房娟(1982—),女,陕西咸阳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法律意识初中政治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