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考复习课教师如何助力学生历史意识素养的形成

2017-09-21应笑笑

新课程·中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历史意识中考复习现实意义

应笑笑

摘 要:“历史意识”是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考点《简述辛亥革命时期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课为例,探讨中考复习课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运用恰当的复习方法,助力学生历史意识素养的形成,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中考复习;历史意识;现实意义

一、现实意义

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要素构成。“历史意识”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很重要。本文以“簡述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一课为例,探讨历史与社会课在提高中考复习效率和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素养上如何使“鱼和熊掌兼得”。

二、策略实践

(一)回归书本知识,加深历史理解,培养历史意识

历史理解,指在史料辨析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解释、比较、说明,进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认识。培养学生历史理解是历史学科的首要任务,也是中考复习最基础的地方。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加深历史理解:

1.渗透关键概念,加深历史理解

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概念。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可以把历史内容分为若干问题进行教学,从而把握历史的时序性。比如我们分析辛亥革命一课的步骤是:先让学生了解“本问题的事实”,根据史实追溯本问题的原因,再看本问题还有什么背景,然后看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最后的结果,以及该问题对此后事件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基于此,笔者将本课要复习的内容分析、整理如下:

本人意图是将辛亥革命的复习内容细化,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复习任务,使学生加深对辛亥革命的历史理解。

2.选择恰当方法,加深历史理解

本课涉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知识点比较多。课堂反馈时我发现有些学生用填空题的方式归纳,有的用表格归纳,有的还设计了思维导图。通过对比后,我们发现以表格方式整理,复习效果较好,最后表格归纳、呈现的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起来会更加便捷、有效。

(二)利用图文史料,学会历史评判,培养历史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方法、正确看待历史的眼光。

历史评判要史论结合。培养历史意识,要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很重要。其中史论结合是相对来说学生掌握还不够到位的一种方法。笔者在复习辛亥革命时,就引用了一段材料,来检测学生史论结合意识,如例1(见表1):

在两个班级分别放在复习前后检测,然后发现前者的班级学生答案语言空洞或生活化的情况明显高于后者,前者有较多的学生无法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学科必备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好这一能力对学会正确评判历史、加深历史理解、培养历史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三)活用时政热点,增强历史认同,培养历史意识

历史认同,指从历史视角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政治等的认可和赞同,是认识、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把社会热点与中考考点统一起来,突出对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等能力的综合考查,是考查学生时代风貌、培养历史认同的一种有效方式。如例2(见表2):

该题对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意义,培养民族精神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历史认同感,加深历史意识。

三、实践反思

总之,在中考复习课上,只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能用各种方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并利用图文史料、热点习题等复习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判历史、增强历史认同,那么在提高中考复习效率和培养历史意识学科素养上,我们也能“鱼和熊掌兼得”。

参考文献:

[1]牛学文.从学科核心素养到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2016.

[2]黄兆恰.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2011.

[3]金亚素.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到教学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意识中考复习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小人物 大历史
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数学复习有效性之我见
语文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研究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