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生态:体育核心素养不可或缺

2017-09-21杨玉婷

新课程·中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多元互动核心素养

杨玉婷

摘 要: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要构建浓浓的人文生态。理念上,不仅仅是技能技法;目标上,不仅仅是基本性目标;方法方式上,不仅仅是齐步走。体育教师应该是多种角色的糅合者:一个热情大胆的“放权者”、一个积极的“合作者”、一个深刻的“反思者”……当体育教师成为一种唤醒和解放的力量,在运动场上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生命的涌动与成长时,体育核心素养的达成也就指日可待。

关键词:核心素养;人文生态;多维目标;多元互动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1]体育教学亦然。的确,一个体育教师如果从不容许自己止步于浅薄,也不容许自己的学生也止步于幼稚,就应该在教育理念的源头上重建体育课堂人文生态:永不放弃、团结与利他、合作与交往、力与美的和

谐……初中体育教师要以此“养料”为动力,构建浓浓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生态。

一、理念:不仅仅是技能技法

曾几何时,体育课是真正的“知道课”——知道比赛规则,知道运动项目名称,知道体育器材等等。显然,这样的“知道课”只侧重于技法技能,而忽略了体育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这一提法旨在告诉我们,身体端直而挺拔,心灵健正而纯洁,才是体育教学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更加需要的境界。

比如,就足球教学而言,在提高学生的脚内侧踢、停球技术技能技法的基础上,应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语境下,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心田播下“胜不骄败不餒”“勇气与责任”等精神层面的种子,并且让这样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千万别以为,运动场上仅仅是孩子们的身体在律动,其实孩子们的心灵和情感也在律动。当体育教师不被所谓的“体育成绩”压进平庸模子时,不被所谓的“技法技能”拘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中时,而是更加注重孩子们的终生发展时,体育课堂才是厚实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才是与时俱进的。

二、目标:不仅仅是基本型目标

好的体育课堂不仅仅是基本型目标的达成,也是体育参与目标、技能目标、健康目标以及体育精神的熏陶等全方位的达成。《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并明确指出所谓的“健康第一”,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也应指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比如,在篮球运动中,一些基本的、简单的运动技能目标不可忽视,如原地的高低运球、急停、原地的体前变向运球、低运球、行进间直线快速运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单手肩上投篮等等,都需要在扎实的训练中一点一滴地提高;同时,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协助、情绪因素、配合、默契等更为重要。同时,也要注意在规则中锻炼孩子们的正面情绪,明白何为正确的防守位置和正确的防守方法,避免在无谓的犯规中堆积出消极情绪,始终让孩子们在快乐、阳光中健康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课堂应该从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等多个层面设计教学,必须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注重情感体验、注重多元兴趣——从孩子们的可塑性、差异性和成长性方面,制定出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的体育运动菜单,以此打造厚重、多姿、兴致盎然的体育人文课堂。

三、方式:不仅仅是齐步走

不难发现,因为体育中考和应试教育的缘故,“齐步走、一刀切”仍然是体育课堂中的“常态”,仍然是体育教学中的“顽疾”。这样的淘汰教育遮蔽了孩子们的灵性,致使体育教学陷入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鉴于此,好的体育教学应该除了“跟着走”,也要“自己走”[2],注重个体生长,以此打造符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新时空。

比如,喜欢足球运动的,就让他尽情驰骋在绿茵场上;喜欢篮球运动的,就让他尽情体会灌篮的快感;喜欢羽毛球的就让他尽情享受球儿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的瞬间;喜欢花样跳绳的,就让他沉浸在艺术和体育的完美结合中……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根据孩子自身的身体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孩子们的可变性、可塑性和差异性而制定出的体育运动“处方”,肯定更切合孩子们的“口味”,更适合孩子们的自身发展、实际发展和终身发展,自然,其取得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师生何乐而不为呢?

运动场上的人文生态几乎是不可触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构建人文生态就没有凭借和抓手。不论是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目标上,抑或是教学方式上,都有太多的路子可以探索,都有更长的路要走。这一切需要教师的理念、视域和坚守。体育教师应该是多种角色的糅合者:一个热情大胆的“放权者”、一个积极的“合作者”、一个深刻的“反思者”……当体育教师成为一种唤醒和解放的力量,在运动场上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生命的涌动与成长时,师生都将呈现出难以忘怀的人文姿态。而这不正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参考文献:

[1][美]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8.

[2]唐汉为.中小学德育:除了“跟着走”,也要“自己走”[J].中小学德育,2015(9):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元互动核心素养
网络环境下ESP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活问,问出英语课堂“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