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生活物品做初中物理实验的探研

2017-09-21李东汉

新课程·中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生兴趣实验

李东汉

摘 要:在物理教育界,人们越来越重视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在实施物理教学时应注重“生活化”。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代替实验器材做学生物理分组实验和物理课外小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观察和剖析身边物品,充分利用生活物品“变废为宝”进行物理小制作,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是物理教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生活物品;实验;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操作实验或深入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习,对于要用专用的仪器才能完成的实验,若能用学生身边物品代替器材做物理实验,会使学生更加有信心,物理实验更有可操作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浅谈用生活物品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做演示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

兴趣

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创设教学情景,在“声音的特性”教学时,我课前安排几位学生自制了简易笛子、简易二胡,课前我用自制的葫芦丝吹了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以此引入教学。讲授“液体的压强”时,用矿泉水瓶子自制好与液体压强相关的教具(如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表明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等),课前展示一下生活中的瓶瓶罐罐,设置生活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用生活物品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设计一些对比性的实验作为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概念,增加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用筷子插入装有水的透明杯中,发现在水面处“筷子折断”了;用嘴咬住笔,笔放在桌面上,用手敲击桌面,现放开笔,再敲击桌面,发现声音不用。讲授“液化”时,在煮沸水的壶口用干燥的玻璃片挡住,发现有水珠液化。这些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代替实验器材,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用生活物品代替实验器材,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体会到自己边学边操作、理论联系实际是物理学独特的学科特点。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充分运用分组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可是,学校器材不足是现实问题。动动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常见生活物品代替实验器材,解决器材不足的难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当然要根据课本中科学的物理原理进行改装分组实验。如探研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可用鞋子代替木块,用石子代替砝码,弹簧秤可用自制的弹簧秤,实验效果明显,同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三、用生活物品做物理课外小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调节作用,使學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自制烧开水用的小纸锅,用蜡烛做“纸锅烧水”的小实验。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做浮力、压强等小实验。结合信息技术,自制好CAI课件,利用钟表、刻度尺、体重计进行估算学生自己上楼层的功率等课外小实验。仅仅用一个气球就可以进行“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很多物理现象都可以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课外做的小实验过程中,让他们拍一些相片,从全班学生的相片中精选一些出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成影片VCD,让同学们分享实验的乐趣。讲授完“电磁波传递信息”后,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安装一下“户户通”,让学生动手接收无线电视节目,把所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体验了物理知识应用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观察和剖析身边物品,充分用生活物品“变废为宝”进行物理小制作,使学生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操作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操作是检验能力的关键。学了光的直线传播后,充分用生活物品“变废为宝”进行物理小制作。如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像了,如课外课本中的“小小音乐会”,试着在课外制作一件小乐器,在班里举行小型音乐会,结合信息技术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师生评比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得好,并说明制作原理。如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从而可以吹出乐曲。再如让学生课后自制简易验电器、观察家中电热水壶的结构后并自己提出问题等课外实验,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了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海洋的探索,物理课本中设计了实验、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科学世界、STS、扩展性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和学到了什么等栏目。我们都可以通过观察和剖析身边物品,充分用生活物品“变废为宝”进行物理探索,使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结合信息技术用生活物品做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兴趣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动”起来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实验流体力学》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