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灰色误差理论在岩矿测试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2017-09-20杨正良

中国锰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岩矿数据处理灰色

杨正良

(贵州有色地质化验监测中心,贵州 都匀 558004)

在对岩矿测试数据处理过程中,为了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近年来新的数据处理方法不断涌现,其中灰色误差理论在数据处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文章对灰色误差理论的应用研究,注重把握灰色误差理论的概念和内涵,借助于灰色误差理论的实例分析,对该法的优势进行把握,以提升岩矿测试数据处理的精确度。

1 灰色误差理论基本理论分析

灰色误差理论与传统的统计学理论不同,能够对小样本进行有效地数据分析,是一种非统计理论的处理方法。灰色误差理论介于信息完全明确和信息不完全明确之间,一部分信息已知,另一部分信息未知的情况下,能够对小样本数据进行很好地处理,得到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在进行岩矿测试过程中,一些数据获得可能受到仪器、地质情况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信息不明确,借助于灰色误差理论,利用理论值对未知数据进行替代,是岩矿测量分析的关键。同时,灰色误差理论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运算过程简单,要比统计学理论方便很多,这为灰色误差理论在岩矿测试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1]。

从灰色误差理论的本质来看,灰色误差理论对不确定信息进行研究,是一门应用数学。灰色误差理论考虑到了岩矿测试数据处理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匮乏的数据信息进行把握,通过对一定区域变化的灰色数进行分析,能够使数据的精确度得到提升[2]。灰色误差理论需要对关联性因素进行把握,注重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客观变化进行描述和评价,根据一定的规律,实现对数据的精确预测。灰色误差理论的一般定义如下:

E(误差)=E(测量值)-E(真实值)

(1)

公式中,E为灰色量。在进行岩矿测试过程中,对误差值予以忽略不计,从理想角度出发,对测量序列设为:

Y(0)={d,d,......,d}

(2)

公式中,d表示测量的真实数值。

在进行岩矿测试数据处理过程中,误差的存在,每个测量值接近于真实值,但并不是真实值,其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散关系。针对于这一情况,可对其进行按照升序排列的方式,对其序列进行处理,得到:

X(0)={d+δ1,d+δ2,d+δ3......,d+δn}

(3)

在上述公式中,δ主要表示了测量的随机误差,这一误差值会对实际的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在对灰色误差理论应用过程中,对误差值的评定,需要借助对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把握。这一过程中,针对于公式(2),对其进行一次累加,得到:

Y(1)={1d,2d,3d,4d,5d......,nd}

(4)

累加后的方程为:

Y(1)k=dk

(5)

灰色误差理论在岩矿测试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注重对E(灰色量)以及X(0)、Y(0)等序列进行把握,对系统误差进行有效判断,从而使灰色误差理论在分析过程中,使数据的精确度得到较好的提升。

2 系统误差值的判断

岩矿测试数据处理过程中,系统误差值的判断,是灰色误差理论应用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内容。系统误差值判断过程中,可从以下内容予以把握。

假设岩矿测试的数据信息有两组,两组数据分别为:

X1={X1(0),X1(1),X1(2),X1(3),

X1(4)......X1(k)}

X2={X2(0),X2(1),X2(2),X2(3),

X2(4)......X2(k)}

在对系统误差进行处理过程中,需要对X1和X2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把握,把握相关程度的基础上,对灰色关联度予以把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将X1的第一个数据X1(0)作为参考数据,则有:

△i(k)=|X1(k)-X1(0)|

(6)

公式(6)中的i表示了测量数列的序列号,而k则表示了测量数据的个数。系统误差值判断过程中,对△i(k)=|X1(k)-X1(0)|数列中的二级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选择,即:maximaxk△i(k)、minimink△i(k)取分辨系数,分辨系数为0.5,根据关联系数,得出系统误差值的计算公式:

ΓXi(k),X1(0)=minimink|X1(k)-X1(0)|+ξmaximaxk|X1(k)-X1(0)|/|X1(k)-X1(0)|+

ξmaximaxk|X1(k)-X1(0)|

(7)

通过利用公式(7)能够得出ΓXi(k),X1(0)的关联系数,从而对数列的关联系度进行把握,即:

(8)

通过计算,数列的关联度比较接近,则表明测量的序列中不存在显著的误差。通过对系统误差值的把握,能够进一步对小样本岩矿测试数据处理的精准度进行提升,为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3]。

3 应用分析

灰色误差理论在岩矿测试数据处理中应用时,注重对随机变量问题予以把握,将这一随机变量看作是一定范围内的灰色数。在借助于灰色误差理论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数据虽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具有离乱特征,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为灰色误差理论分析提供了有效参照。在对岩矿测试数据处理过程中,把握数据之间的有序性,对原始数据处理后,把握数据之间的规律,能够对岩矿变化过程做出相应的描述和评价。灰色误差理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累加生成和累减生成的方法,使无规律的原始数据能够有规律可循。

岩矿测试过程中,涉及到了物理和化学的定性,数据测量具有定量关系。对比传统测量方法来看,统计方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会对数据的正态分布情况进行把握,并以此作为统计学理论分析的基础。这种情况下,要求的数据量较大。而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小样本数据量的情况较为普遍,在一些特殊地区,获取的测量数据只有3~7个。这样一来,在对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数据的特殊性,加之其与统计学方法要求的正态分布特性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导致数据处理可能面临较大的误差,不利于实际操作。

结合灰色误差理论,将其在岩矿测试数据处理过程中应用时,以铜矿石的Co岩矿化学分析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标准值情况,对其采用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对岩矿测试数据进行研究。在测量数据选择方面,以2个数据列作为研究,对Au测试数据进行把握,从而使数据分析的精确度得到更好地提升[4]。在利用灰色误差理论对岩矿测试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数据序列进行生成,结合系统误差值判断方面的研究,选择两个数列,即X1和X2数据选择过程中,每组分别有9个数据,在对其进行灰色分析模型构建过程中,具体的数据序列情况如下所示:

X1=|2.01,2.23,2.35,2.36,2.59,2.61,2.64,2.80,2.89|;

X2=|2.14,2.22,2.43,2.62,2.67,2.70,2.70,2.85,3.09|;

在对数据分析过程中,X1的平均值为2.50;相对标准差为0.27;X2的平均值为2.50;相对标准差为0.28。在对X1和X2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过程中,假设数据在第p个测量点出现转折,针对于这一情况,对p进行取值时,则有:

P=(n+1)/2

(9)

公式(9)中,n表示了测量序列的数据个数,本次试验中,X1和X2每组有9个数据,则n=9,结合P=(n+1)/2=(9+1)/2=5,X1和X2两组数列的转折点为5。在对最大距离求解过程中,根据公式:

△(k)=|X(1)(k)-Y(1)(k)|

(10)

可以得到最大距离△max=1.03。接下来,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对粗大误差问题予以把握。测得的数据X1(1)=2.01,X1(9)=2.89,借助于公式:

1.727 5;

3.75×1.03/9-5=19.034 375;

X(1)(n-1)=2.01×8=16.08;

则有1.727 5<2.01<2.50,16.08<19.034 375<20,由此可以看出,测得的数据不含有粗大误差。在对X1的数据处理完成后,接下来对X2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公式(9),X2的n=9,转折点p=5,△max=1.02,根据数据X2(1)=2.14和X2(9)=3.09,需要对其是否存在粗大误差进行判断。

1.735;

3.75×1.02/9-5=19.043 75;

X(1)(n-1)=2.14×8=17.12;

则有1.735<2.14<2.50,17.12<19.043 75<20,表明X2不含有粗大误差。

在对X1和X2是否具有粗大误差问题处理后,接下来需要对误差进行系统性检验。在对误差进行系统性检验过程中,根据公式(7):

ΓXi(k),X1(0)=minimink|X1(k)-X1(0)|+ξmaximaxk|X1(k)-X1(0)|/|X1(k)-X1(0)|+ξmaximaxk|X1(k)-X1(0)|,

得到关联系度=|0.570,0.511|,并且0.570-0.511=0.059<0.1,说明X1和X2之间不存在显著误差。

对数据的粗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判断之后,需要进行标准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其测量次数进行把握,共计测量7次,之后将获取的数据序列与数据序列X1和X2进行对比,从而对最终的数据进行应用。关于7次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7次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统计

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标准测量不确定的数值越大,表明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大。在对标准测量不确定度应用于岩矿测试数据处理过程中,为了降低误差,可对每组的数列进行单独绘图分析,从而对其精度予以把握,以满足研究的实际需要。

4 结 论

灰色误差理论在岩矿测试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要注重对灰色误差理论的基本内涵予以把握,注重对已知信息进行利用,从而对未知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以改变传统统计学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性,使岩矿测试数据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对数列的粗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进行把握,在确保数据不存在粗大误差的情况下,对系统性误差进行分析,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提供支撑,保证岩矿测试数据处理更具针对性。

猜你喜欢

岩矿数据处理灰色
认知诊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零替换、多重插补与极大似然估计法*
基于低频功率数据处理的负荷分解方法
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运用
浅灰色的小猪
岩矿鉴定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基于MATLAB语言的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探讨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岩矿鉴定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