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到香港上市去

2017-09-18

中国经济信息 2017年18期
关键词:B股阿里巴巴上市

设立创新板,这个被称为“香港上市制度20年来最大的改革”意味着一些在内地上市困难的新经济行业和高增长型的公司就可以到香港去上市。

8月18日,港交所针对设立创新板和改革创业板的咨询历时两个月终于结束了。当天,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表态称,支持本次改革,而市场也是一边倒支持的态度。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更是“急切”地表示,希望在2018年上半年就启动改革。

创新板什么来头?

这“从天而降”的政策风口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反应?

消息出來时正值周末,但有PE机构员工“吐槽”,老板第一时间把香港创新板相关资料扔到公司微信群,要求大家学习研究,“这种关系到上市退出的政策,VC/PE机构历来不敢怠慢,即使现在细则还没出,也不清楚这会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这是一个搅动人心的政策“风口”。从创业者的角度看,港交所设立创新板,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的平台,而对VC/PE来说,则多了一个透过资本市场退出的渠道,所以谁都不想错过。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16日,港交所就发布了《有关建议设立创新板的框架咨询文件》,文件中指出,香港交易所拟设立一个独立于主板与创业板之外的创新板,目的是拓宽香港的资本市场以及吸引更多类型的发行人到香港上市。

此次港交所设立创新板,主要针对三类公司:

1、尚未有盈利的公司;

2、采用非传统管治架构的公司;

3、拟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类公司中目前第二和第三类公司在香港的上市机制中是不被接纳的,而属于第一类的盈利能力较弱的初创公司目前一般也很难通过创业板现金流量测试,或是通过香港主板“盈利测试”、“市值/收益/现金流量测试”,或者“市值/收益测试”中的至少一个,因此这一框架的完善有利于吸引更多类型的公司到香港上市。

有趣的是,港交所此次大费周章设立创新板吸引内地新兴产业企业,这不难让人想起当年阿里巴巴因为股权问题被拒之门外。

2013年9月26日晚,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发文称:“我们没有期望香港监管机构为了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做出改变。”这也间接宣告阿里巴巴谋求香港上市失败。据当时投资银行估价,阿里巴巴市值高达1200亿美元,如果阿里巴巴能够在香港上市,无疑会成为港交所史上最大的IPO,然而到了最后却因为阿里巴巴所主张的“合伙人”方案而被拒之门外。

阿里巴巴经过多次融资后,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份约占10%,早已不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而两个外资企业日本软银和美国雅虎各持有其36.7%和24%股权,如果按照香港的上市规则,阿里巴巴管理层将会“大权旁落”。于是阿里巴巴制定了“合伙人”方案,主张合伙人对董事会人选进行提名,而非按照持股比例分配董事提名权,即“同股不同权”。这与港交所《上市规则》坚持的“同股同权”原则相悖,最终阿里巴巴放弃了在港的上市计划。

事实上,“同股不同权”在香港市场争议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AB股这种“同股不同权”股票曾经在香港市场风靡一时,随着大批中小企业开始发行比A股便宜得多但却拥有相同投票权的B股时,导致市场投资者担心上市公司会通过发行B股撤走资金,港交所及香港证监会发表声明不再批准发行新的B股,AB股制度从此废除。

此次创新板的一大亮点在于允许“同股不同权”的企业入港上市,这为内地大批科技创新类企业打开了闸口。同创伟业合伙人张文军解释,这样的安排非常有利于创新型的公司不断靠融资和发展,这个是香港创新板的一个很大的亮点。

港股“边缘化”危机

出现这样“颠覆性”的转变,背后是港股日渐“边缘化”的危机。

这几年,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这一直积极推动港交所改革。他曾动情地说过,“我们身处一个创新频现、创业家精神爆发的大时代,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经济公司涌现,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它们也创造了激动人心的投资机会。只有能够聚集新经济上市公司和懂得新经济投资者的国际金融市场,才有可能在新时代占据新的领导地位。”

但回看港股,却是一副“老态”的面孔。据统计,过去10年在香港上市的新经济行业公司仅占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3%,而纳斯达克、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的占比分别是60%、47%及14%。就全球增长最快速的部分行业而言,香港占比也很低,如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企业占比1%、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占比1%、软件服务占比9%,若剔除腾讯控股则占比只有1%。传统行业企业集聚已让香港金融变得暮气沉沉,港交所迫切需要引进新经济公司。

此次设立创新板,目标正是瞄准全球尤其是内地的“新经济”公司。那么,何为“新经济”?

对此,李小加曾向媒体解释,新经济公司可能来自生物技术、医疗保健技术、资讯技术服务、软件、电子商务等新兴轻资产行业,也可能来源于创同行业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新经济公司的定义可能会随时间演变,因此也需征求市场意见为新经济公司做出原则性定义。

目前看来,创新板无疑为创业者提供新的融资渠道,而给投资人“修筑”一条退出渠道的同时也搭建了一个范围涉及全球的项目库。尤其对于PE来说,创新板或许可以成为下一个Pre-IPO“宝藏”。endprint

猜你喜欢

B股阿里巴巴上市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阿里巴巴: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
5月上市
阿里巴巴打开财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