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冀协同 支援雄安

2017-09-18张兴军

中国经济信息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新区京津冀北京市

张兴军

2017年,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近期目标的决胜之年。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工作导向。

自从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国家级新区,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支持。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各项工作,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

雄安新区定位二类大城市。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8月,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密切联动,将支援雄安新区建设落向实处。

开局起步 北京市河北省实现密切联动

2017年8月17日,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河北省雄安新区和保定市学习考察,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委副书记和代市长陈吉宁、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和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均在代表团成员之中。当天,代表团与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省政协主席付志方等进行了座谈。

从考察、座谈的成员规格中就可以看出,京冀两地对两地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事实上,这也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支持雄安新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京冀工作交流,促进两地优势互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一次实践。

蔡奇在北京市与河北省工作交流座谈会上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走过非同寻常的三年,一批重要事项、重点项目、重大政策相继落地见效,实现了良好开局。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党中央坚持大历史观,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面向未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英明正确,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自觉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也从中看到了首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蔡奇书记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真心实意把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当成北京自己的事来办,牢牢把握好“一核”与“两翼”的关系,“一核”要辐射,“两翼”要联通,“一核”与“两翼”要形成整体。我们将从雄安新区最迫切需求入手,抓好对接支持,做到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

蔡奇表示,北京将统筹全市优质资源,推进全方位协同合作,敲定先期支持项目,集中力量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开局起步。

一是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等一批优质公共服务“交钥匙”项目率先落地,通过托管、组建联合体等方式再推进一批现有存量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推进优势创新资源集中布局,在雄安新区设立中关村科技园,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主要平台,积极引导首都创新要素资源相对集中落地,促进科技成果到园区孵化转化,促进雄安新区发展新经济、形成新动能。

三是推进综合交通网络直联直通,与河北通力协作,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推动雄安新区与北京交通路网高效顺畅衔接。统筹研究推动现有交通干线扩容提速和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有序接入北京市域路网和轨道交通网络。

四是推进疏解承接无缝对接,凡是愿意到雄安新区发展的在京资源,我们都坚决支持,积极做好服务与衔接,助力雄安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抓紧谋划集中疏解与承接有关事项,创新激励机制和政策。

五是推进改革创新聯动互促。河北省注重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管理体制设计、房地产管控、资金筹措等,处处体现着改革创新精神,有很多经验值得北京学习借鉴。要建立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共享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在户籍、养老、社保、公共服务等方面联动推进一体化改革,引导符合雄安新区定位的相关功能、产业事业及人口向雄安有序转移。

蔡奇强调,要着眼于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战略目标,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是着力打造城市群骨架,两翼应互为呼应,共同打造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共同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形成健康有力的城市群“骨骼系统”。

二是着力抓好重点领域突破,生态协同治理上要向纵深推进,深化区域联防联控,确保京津冀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携手创建京张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积极推进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要平台建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更多合作共赢的样板。

三是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积极做好对口帮扶工作,以扶贫协作实效促进协同发展,携手张家口、承德、保定的16个县(区)共同奔小康。北京市各区要精准对接,积极支持结对县(区)脱贫攻坚。四是充分发挥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牵引作用,推进交通、市政、电力、水务通信、气象、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张承保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也对下一步深化京冀合作作出了期许。他希望北京充分发挥规划力量强、建设水平高的优势,继续关心支持、帮助指导雄安新区搞好规划设计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雄安新区与北京市交通路网直连直通、顺畅衔接;积极推进北京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向雄安新区布局发展,提升新区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人才交流,促进京冀人才要素流动,用活用好人才政策,推动更多的北京人才来冀创新创业;共同推进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我们一定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当好首都绿色屏障,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当好首都的“护城河”,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河北贡献。endprint

座談会后,陈吉宁、许勤代表京冀双方签署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北京市将在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生态治理、产业升级、公共服务、城市规划、人才交流等七个方面与河北省开展战略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开局起步。

大力协同 产业转移承接方向明确

近日在北京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布会上,又有一则“重磅”消息被披露:即将出炉的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单独增加一节内容,对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了安排。事实上,在近期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多个政策文件中,均增加了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相关内容。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自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发布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多次组织专题学习,多次强调要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全方位加强合作,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做到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

一边是雄安新区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一边是雄安新区将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建设的张北地区,形成河北新的“两翼”。雄安和城市副中心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也是决策层考量的重中之重。

从北京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可以获悉,北京市与津冀两省市协同办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意见》,按照聚焦、集中原则,明确了河北雄安新区的承接方向为中央在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方向为行政办公、高端商务、文化旅游;同时,这份《意见》还细化了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新区等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产业承接和发展方向,确定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和专业化承接平台,构建了“2+4+N”承接平台体系。

此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就已经设置过“4+N” 产业合作格局,如今将产业合作格局更新为“2+4+N” 则是因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客背景因素: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扎实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相继落地。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承接平台较多、布局相对分散,部分平台存在功能交叉重复、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于是,围绕推进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聚焦打造若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承接平台载体就成了解决这种难题的答案。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在具体保障方面,将加快承接地实现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高标准配置水电气热等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立健全跨区域双向转诊和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推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模式,通过合作共建、技术支持、对口支援、远程医疗等措施开展跨区域医疗合作。

具体而言,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北京市将发挥京交会、京洽会等招商平台的作用,加大对承接平台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吸引力和人气。发挥跨区域产业联盟、创新联盟、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企业落户承接平台。

2017年,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近期目标的决胜之年。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工作导向,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更加积极主动作为,更加聚焦、更加具体、更加突出效果,全力推进各项既定任务落实,续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支援落地 北京优势资源持续支援雄安

8月21日,在北京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等将在雄安新区布局落地。“北京将从雄安新区最迫切需求入手,抓好对接支持,做到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雄安新区开局起势。”从上述表述不难看出,北京市对于雄安新区的建设堪称不遗余力,而教育、人才和医疗等措施的不断落地,也标志着京冀协同发展已经迈入了新的阶段。

实际上,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等将在雄安新区布局落地也是此前京冀两省市签订《关于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的推进。

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发布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将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写进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牢牢把握好“一核”与“两翼”的关系,“一核”要辐射,“两翼”要联通,“一核”与“两翼”要形成整体。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还单独增加一节内容,对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了安排。

据悉,鉴于目前雄安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还比较薄弱,北京将采取“交钥匙”工程方式,在雄安新区投资建设高水平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分别由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同时在雄安新区选择现有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由北京采取托管、集团化办学、建立医疗联合体等方式,通过派出优秀管理团队、教师互派、课程共享、人才培训、技术帮扶等形式,提供办学办医支持,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两地还将完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加快社会保险跨区域转移对接,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

据悉,这一系列的合作与战略的相关文件只是个开始。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等的陆续出台,北京与雄安的联动建设,京津冀未来各个方面的协同发展,将不断地加以深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区京津冀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