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业财一体化的事业单位收入内部控制探讨

2017-09-17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0

商业会计 2017年24期
关键词:开票收费管理系统

(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0)

根据2012年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实施。从管控具体内容的角度进行区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可分为单位层面的控制和具体业务层面的控制,其中具体业务层面的控制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项目建设和合同管控六大类,而收入资金的管理是事业单位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也是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点。

一、事业单位完善收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一)实现收入的归口管理,加强收入资金监督。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事业单位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业务部门应当将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及时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因此,完善的收入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财务部门对单位收入的有效监督,降低收入控制风险。

(二)防范舞弊行为,保障单位资金安全。完善的收入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对业务活动的全程跟踪,实时掌握协议签订、实施、开票和到款情况,打破狭义的“以票管费、以票促收”的监管方式,不仅能掌握单位开票收入全貌,还能对协议签订和应收未收款项进行管理,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防范收入资金被截留、挪用、私分的风险。

(三)监督规范收费,从源头预防乱收费。完善的收入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业务活动初始就运用电子化系统对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协议签订和实施阶段,改变了以往收费事后检查的方式,从源头上规范了各类收费。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意识淡薄,基础管理薄弱。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重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忽视收入风险控制,造成重大隐患。这种现状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关系,过于安逸的环境造成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建设也只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岗位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未进行有效分离。事业单位受编制所限人员紧张,岗位安排不合理、职责和权限不明确,没有按照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要求来设置岗位,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在业务收入处理过程中协议签订、审核、票据管理、收款没有完全分离并相互制约,出纳兼票据管理员、办公室主任兼财务、经办兼审核的现象比较普遍,容易产生漏洞和舞弊行为。

(三)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融合不够,无法全面掌握单位收入情况。有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事业单位,特别是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并根据物价部门批准收费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收入内控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协同不够,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没有自动对接,合同协议、技术成果和财务票据、收入缴款之间相互独立,财务部门无法从源头对业务活动产生的经济收入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很多单位对收入的内部控制仅仅停留在运用财政票据系统“以票管费、以票促收”,一些无须开票的业务收入跳过财务监控环节,为个人舞弊或贪污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基于业财一体化的事业单位收入内部控制

(一)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对收入内部控制的意义。通过网络平台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可以将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有机融合,使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融为一体,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共享,对单位业务活动实现动态监管,全面掌握单位收入和应收款项情况,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合理保障非税收入应缴尽缴,从源头上降低了收入舞弊的风险,内部控制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方法。推行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对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实践中,如何才能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推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步骤着手:一是观念更新,强化单位负责人责任意识。财务业务一体化是单位提高管理水平的深层次变革,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单位的再造工程,需要整个单位统一思想、协调运作,单位最高决策层必须全力推动,协调好各部门的执行进度,才能完成这一里程碑式的系统工程,促进收入内部控制由传统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二是优化流程,对不相容岗位实施有效分离。搭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要求各单位深入调研各部门的业务流程,重新审视既有的工作方法,对业务和财务流程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重组、再造,编制流程图。设计流程时,还应该提倡协同运作和相互制约的观念,一方面要减少数据的重复处理;同时还要落实流程中各类不相容的岗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来设置一体化系统中的角色与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三是选择合适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实质上是高度集成的管理系统,整合了单位内部主要的经营活动,与收入有关的经营活动都必须在此系统上操作、留痕。在实践中,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选择合理、合适的管理系统软件,按设计好的流程图构建切合实际的管理模式,要求覆盖业务承接→收费审核→协议签订→工作派工→票据开具→资金收款等关键环节,各环节间还要建立必要的关联和监督关系。四是加强技术保障和人员培训,确保一体化管理系统顺畅运行。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软件管理制度,为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提供有效的技术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备份和恢复系统,做好数据保存工作;定期开展设备和数据库维护,全方位确保管理系统的顺畅运作。同时,单位还要做好一体化系统的培训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系统的管理作用。

四、案例分析

笔者所在的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隶属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设7个地市分院,是质量检验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担负着福建省(除厦门)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的法定检验检测任务,主要工作是利用检验技术为社会提供服务,并根据物价部门批准的项目和标准代政府向受检单位收费。该单位通过自主研发的检验管理系统实现了财务和业务活动的一体化管理,对单位业务收入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具体的管理体系和步骤如下:

(一)检验管理系统是集财务、业务、检验于一体的综合集成系统。系统分为业务受理、检验管理、收费管理、报告管理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清晰的业务流程,各模块和流程间环环相扣,上下关联,相互牵制,具体示意如下:

?

(二)检验管理系统具体操作步骤。一是受检单位登录检验管理系统报检,系统受理并根据报检项目自动计算收费,双方确认无误后系统生成检验协议,按顺序编号存档,并将检验任务发送给检验部门。二是检验部门收到系统指令后派工,检验员到受检单位开展检验工作,检验完成后在系统上编制检验报告,同时发出开票申请。三是系统收到开票申请,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收费审核,审核无误后通知财务部门开票,财务部门把开票和缴款信息录入系统。四是开票完成后,才能进入检验报告审核流程;资金到账后,进入检验报告发送流程。

(三)检验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平台。该系统主动对接了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开票和缴款信息等数据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将财政票据管理系统的票据信息直接导入检验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数据的重复处理。

(四)检验管理系统覆盖了协议签订、检验派工、发票开具、资金缴交、检验报告等关键环节。各个环节有序关联和控制,形成了相互牵制的链条,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可以全方位监控业务活动,实时查询收入、协议、报告、以及未到账项等信息;由于系统是出具检验报告的唯一平台,此举可以有效防止检验员出具报告不开票不收费或私自收费的情况,从源头上确保各项收入应缴尽缴,内部控制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观念更新是提升管理水平的主要动力。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对于事业单位完善收入内部控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推进,以弥补单位在收入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提高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开票收费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浅谈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监理项目中的应用
“开票接入”首发布,微信电子发票完成全流程闭环整合
发改委明确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
本市取消和免征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