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趣味教学法

2017-09-15马慧娟

魅力中国 2017年24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作业小学

马慧娟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法,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迷。因此,教师要合理的引入、应用趣味教学法,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导入;游戏教学;作业

引言:教师在利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学生的自身特点等,合理的设置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趣味教学的体现

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有助于为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学生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度。受到新课改要求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树立课堂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树立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确立可行的教学目标,并积极的完成教学任务。[1]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通过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趣味教学法

(一)利用有趣的语言导入教学内容

小学生年龄低、好玩好动,所以对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与宽松的学习环境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在课前通过小活动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此时,教师要合理的运用语言技巧,制作合理、有趣的课堂导入性语言,将自己的热情传递给周边的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知识学习活动。比如,在教学前夕,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为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比如“七个小矮人与白雪公主”等,然后将故事内容与教学知识相互衔接,为学生开拓全新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种方式,开展趣味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知识内容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与联系巩固,加强趣味教学效果。比如,在“分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变成一个闯关的平台,然后将全班所有学生随机、平均的分成两个小组,并设置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竞答的方式进行比拼,最终答题最多、准确率最高的一方获胜。此时,将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学习的兴趣,改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水平,从而就达到了教师“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游戏实现趣味教学

小学生活泼好动,所以对游戏特别钟情。通过构建游戏活动,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愉悦性与轻松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释放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学习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合适的切入点入手,利用趣味游戏调和数学教学的枯燥乏味程度,提高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教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比如,在学习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就可以通过激烈的比赛,由双方出数字判断能否被3整除。这样学生在听到要和老师一起玩游戏时,学生的积极性明显增高,随着游戏的推进,很多学生发现:较大的数字,老师也能准确、快速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此时,学生就会对“学习定律与方法”产生浓烈的好奇心,然后就会配合教师主动的去探索全新的数学知识。[2]

再比如,在“元角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铅笔、苹果、橘子、书本等,并将其标价,然后准备好适当的零钱,并给所有物品标价,让学生自行上台模拟购买物品的过程。此时,学生通过物品的购买,就可以有效的掌握元角分的用途、理解元角分的实际含义,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改善学生对枯燥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效果。

(四)巧妙设置作业的新形式

传统的作业设置形式,过于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中,要采用多样化原则、融入趣味理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为了实现利用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做好数学作业的规划工作。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应该结合这个课时的教学目的,通过实际考察对作业进行设计:小明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但是小明想买回一块类似的玻璃,却不知道具体尺寸?问题提出后,学生会对小明遇到的问题产生极大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然后就会主动的去帮助小明寻找问题的处理办法。通过思考,很多学生都会亲自动手对小明打碎后剩余的两块三角形玻璃的尺寸进行精准的测量,然后去购买相同大小的玻璃,帮助小明解决问题。[3]这种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全新作业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学习兴趣,从而就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果。

三、实现数学趣味教学法的课外拓展

教师在将趣味教学法灵活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基础上,还要主动的引入课外知识。通过课外趣味教学的模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实际利用价值的认识程度,改善学生的思维运用水平。因此,课外拓展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引入学生去超市购买鲜牛奶、零食等场景,或布置实景作业“要求学生去超市调查、记录水果价格等,并计算购买十斤所要花费多少钱”。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的利用价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合理的结合教学内容,通過科学运用趣味教学法的方式,营造宽松、愉悦的数学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陈兰.求知导刊.2015(13):139

[2]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黄志鹏.课程教育研究.2015(15):157-158

[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赵怀显.求知导刊.2015(06):126-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作业小学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