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嗜铬细胞瘤致Takotsubo型心肌病超声表现1例

2017-09-15刘燕娜章春泉郭良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嗜铬细胞团块心尖

李 西,刘燕娜,章春泉,郭良云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嗜铬细胞瘤致Takotsubo型心肌病超声表现1例

李 西,刘燕娜,章春泉,郭良云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嗜铬细胞瘤;Takotsubo型心肌病;超声检查

图1 Takotsubo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血栓声像图 A.左心室心尖部圆隆,见混合回声团块(箭),团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M:肿块;LV:左心室); B.左心室超声造影示左心室基底段动度增强,心尖部圆隆样改变,心尖部混合回声团块内未见造影剂灌注 图2 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查声像图 左心室超声造影示左心室舒张期(A)和收缩期(B)均显示左心室各节段运动协调,动度恢复正常,心尖部血栓消失

患者女,46岁,因“胸闷3月余,恶心、呕吐1天”入院,既往有阵发性心悸和高血压病史。查体:心率114次/分,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前区无异常搏动,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辅助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79.00 ng/ml,肌钙蛋白15.1 ng/ml。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V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血流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图1A)左心室心尖部扩大、气球样变,心尖部心肌运动幅度明显减弱,左心室基底段动度增强。心尖部前侧壁附着 23 mm×20 mm的混合回声团块。左心室超声造影(图1B):心尖部团块内未见造影剂灌注。超声诊断:Takotsubo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血栓。双肾上腺增强CT提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全套检查:多巴胺0.98 nmol/L,肾上腺素 39.75 nmol/L,去甲肾上腺素 125.59 nmol/L。临床最后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所致急性心肌病合并血栓,经α受体拮抗剂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后,1个月内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超声心动图复查:左心室各节段运动协调、心尖部心肌运动幅度恢复正常,心尖部血栓缩小至3个月后完全消失(图2)。4个月后行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理确诊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讨论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可通过分泌儿茶酚胺激动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当嗜铬细胞瘤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时,可导致短暂可逆性的心功能不全,表现为以左心室基底段运动增强和心尖部心肌运动幅度减弱、心尖膨出呈气球样变为特征表现的Takotsubo型心肌病,或与Takotsubo型心肌病表现相反的以心室基底段和中间段运动减弱,而心尖部心肌运动幅度代偿性增强为特点的心肌病。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异常(ST段抬高或压低,异常Q波,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血流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壁弥漫性运动异常,可合并血栓。

Takotsubo型心肌病多发生于经历身体或心理压力事件的绝经后女性,病因不明。当超声医师怀疑Takotsubo型心肌病时,应常规扫查双侧肾上腺区域,询问病史,并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应用左心室超声造影可提高心尖部血栓的检出率,对临床及时抗凝治疗、避免血栓栓塞具有重要作用。

Ultrasonic manifestation of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caused by pheochromocytoma: Case report

Pheochromocytoma;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Ultrasonography

李西(1992—),女,江西高安人,在读硕士。

E-mail:1181879765@qq.com

2017-01-15 [

] 2017-02-27

10.13929/j.1003-3289.201701092

R542.2; R445.1

B

1003-3289(2017)09-1443-01

猜你喜欢

嗜铬细胞团块心尖
拓展的(2+1)-维浅水波方程共振解
红外暗云中分子气体团块的性质研究∗
肝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通道压裂支撑剂运移规律试验
单、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分析*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欢乐过大年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日本的“团块世代”是什么
甜蜜养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