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曲曲学小讲堂之昆曲腔格概述

2017-09-14俞妙兰

上海戏剧 2017年9期
关键词:乐音格律唱法

俞妙兰

腔格,顾名思义是昆曲谱腔和唱腔的格律规范,是昆曲艺术最终呈现的核心。制谱、唱曲都需要有腔格来支撑,既有的腔格理论中对其概念定义各有不同,这是因为切入的视角和分析的方式各有不同。笔者根据前人的总结和唱曲的经验,把腔格简明分为字律源腔格和唱法源腔格两种类型,通常乐理研究界偏重于前者,唱曲伶友界偏重于后者。

字律源腔格

字律源腔格指腔的生成源于曲牌文辞,包括腔的长短、繁简等,尤其是曲字的声调已经决定了腔的基本轨迹和腔型结构。这种腔格内涵着眼于分析制谱时,如何根据单个及多个相连曲字声调组合,来确定配合这些曲字的唱音组合,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比如武俊达《昆曲唱腔研究》解释腔格定义是“依照唱词字音四声阴阳配制唱腔的格律”;洛地《词乐曲唱》说“字腔是每个字依其字读的四声阴阳调值化为乐音进行的旋律片段”,“腔格是字腔的行腔规范”。后来还有孙从音《中国昆曲词腔格律及运用》、俞为民《昆曲格律研究》对腔格的研究,其实就是照武氏、洛氏研究的路线和方法,将之以更多实例进行细化梳理。从字调源头来研究腔格,无疑是解释了腔格的生成规律。这种腔格的具体排列组合种类繁多,读者可阅读上述著作来详尽了解。

唱法源腔格

唱法源腔格的本质是唱法的技巧问题,指腔的生成源于唱曲时气息调度、共鸣位置、力度控制、音色波动等技术运用因素,切入的角度是唱腔的实际效果,分析听觉上具有规律性的乐音组合方式或乐音运行特征。于是曲家们将之归入唱法范畴,如俞振飛《习曲要解》给腔格定义为“不是指旋律结构,而是昆曲特有的润腔方式”,王守泰《昆曲格律》认为腔格是唱曲的口法。这类腔格适用目标较强,掌握和运用到位,则简单的谱子能唱得韵味浓厚。

历代曲家根据唱法腔格的特征,给出了形象贴切的专业名称。比如俞氏文论中分为十六种:带腔、撮腔、带腔连撮腔、垫腔、迭腔、啜腔、滑腔(揉腔)、擞腔、迭腔连擞腔、豁腔、嚯腔、口罕腔、拿腔、卖腔、橄榄腔、顿挫腔。王氏著作中主要介绍了六种:掇腔、叠腔、擞腔、嚯腔、豁腔、断腔。(但二人在腔格名称用字上并不统一,存在同义不同名或同名不同义的问题,暂不纠正。)曲师拍曲或者曲家解释唱曲要义时,会频繁地使用这些名称来表述唱法技巧。

当代曲家陈宏亮在《昆曲声腔中的基本腔格》一文中,把腔格细化为二十七种,按照功用分为支架、铺陈、附饰和强化四个门类,他把支架类的腔格又称作字调类,即是从字素音调影响腔格的角度分析的,其他几类则多数是从唱法角度来分析的。

腔格唱法简释

那么这些腔格的唱法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举几个典型腔格,以品三昧。

(1)重复主音的腔格endprint

猜你喜欢

乐音格律唱法
乐音疗法与疗养康复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那一刻
一段乐音的“诞生”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用心聆听学会区分
悬剑
张经建《当代格律诗词创作》
诗词“申遗”,进退两难的选择
关于“民通唱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