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莳萝泡菜》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2017-09-13孙喆

读天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凯瑟琳女性意识

摘 要:作为二十世纪初英国杰出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呈现出与传统短篇小说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让人耳目一新。《莳萝泡菜》是其经典篇目之一,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折射出作者心中的女性自我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之路。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莳萝泡菜》;女性意识

一、 引言

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追求男女平等。为捍卫女性权利,一批女性作家们为争取自由、平等进行了勇敢的斗争,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女性的作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出生在十九世纪末,正值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她的作品都指向女性的生存处境,以独特的书写形式,从女性的角度对女性解放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剖析。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具体体现为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女性意识将“人”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只能被迫接受贤妻良母这一角色,别无其他选择。女性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就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可以表现为争取政治经济地位平等的社会冲突,但更多的是表现为女性反抗既定社会角色的个人冲突。

二、 文本介绍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日常生活片段,于细微处见人生。曼斯菲尔德把小说从传统的编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中解脱出来,重心转向描写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意识。她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淡化情节,注重女性表达。在《莳萝泡菜》中,曼斯菲尔德让故事叙述者自始至终都是从女主公薇拉的视角,深入她的内心,以她的思维方式、她的眼光来观察和描述。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作者放弃传统的全知全能的模式,而把视角局限于女主人公,用她敏感的女性知觉,来完成作者细腻的女性表达。读者在进入薇拉的内心世界后,了解了她的迟疑、惆怅、失望后,自然而然地对薇拉产生了认同感,将同情倾向于女主人公。

《莳萝泡菜》讲述了女主人公维拉与男友分手六年后重逢的故事,两人曾经有段美好的记忆,但却发现当初的感情现在已经变得十分不堪。作者用细致的描写、朴实的情节与凝练的文字为我们带来了一段甜蜜但又苦涩的爱情故事,而女主人公维拉渴求爱、 追求爱的女性意识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维拉是一名有教养、美丽的女子,在与前男友相遇在咖啡馆的时候,马上就认出了对方,虽然二人在交流的过程中,维拉仍感受到对方不变的刻薄与自私,但善良的维拉仍然不想迅速离开,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二人曾经的时光。当维拉准备离开之时,面对男友的挽留,维拉的内心又发生了动摇。因此,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位美丽的女子虽然生活不如意,但仍然渴望爱情,这种追求爱情的思想变化也正是其女性思想的逐步觉醒的过程。

三、 维拉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小说的开始,维拉外表文静,举止得体,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六年后偶遇曾经的恋人,虽然两人之间曾有不愉快的记忆,尽管现在依然受到男主人公言语上的冒犯,可仍保持友好的态度与“他”打招呼。维拉一直对生活充满着憧憬,渴望激动人心的生活,因此当谈到俄国时,“她觉得,一直沉睡在她胸中的那头怪兽在动了,打哈欠了,竖起耳朵了,它突然一跳而起,瞪着一双渴望、饥饿的眼睛,直盯着那些遥远的地方。”维拉的内心迸发出青春活力、要独立、要自尊,渴望真实的女性意识。但是表面上她仍保持着符合社会秩序的女性角色,举止得体规范,决不轻易表露感情,“她只是温和地笑了笑,说了一句,‘我多么羡慕你啊”。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外部世界的约束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

两人的对话在进行,虽然受到男主人公的嘲弄,维拉一直在安慰自己试着去同情“他”。可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言语,维拉“胸中的那头怪兽开始满意地在喉咙间打着咕噜了”。她不甘忍受这种虚伪冷漠的关系,并且也明白了这样一个男人无法让她快乐起来,她渴求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男女关系。“她走了。他坐在那儿,好像遭到雷轰一般,惊讶得无法形容。”维拉并未依附于男人,始终以自己为中心,在认清男友是个“彻头彻尾的立即主义者”之后,果断选择离开。这也反映出其女性意识的进一步觉醒,逐步向着追求爱情的方向发展。

维拉的行为与其说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不如说是在努力超越自己的女性权限,将自己从传统的女性角色中解放出来。她反思自己与“他”的关系,发现这段关系不能发扬她的女性意识,她勇敢地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内心。维拉的内心世界是不平静的,始终在同男性话语权斗争,她想要驱除心中的恶魔——段不合适的“爱情”,但这是无济于事的,越是这样想,就越难以作出内心的选择。维拉体现的是女性内心的挣扎,是囿于自己角色的限制去选择受男性压迫,没有自主意识的婚姻;还是听从自己心灵的需求,追求真實的爱情和幸福,实现自己的女性意识。维拉最终选择了忠于自己的情感,实际上也就是选择了让自己的女性意识战胜女性角色。

四、 总结

由于社会形态的特点和男权的压迫,使当时的女性缺少话语权,成为男人随意操作的木偶。女性逐步从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争取权利,并思考自身的出路问题。

恩格斯曾说:“有觉悟的妇女对封建伦理观念产生怀疑、动摇,并且进行抗争,她们的这种觉悟首先表现在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上。”有家庭必须有婚姻,婚姻成为女子一生的最大追求,而对有爱情的婚姻的追求就构成了女性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女性的自我意识也通过对爱情的追求表现出来。

由女性书写的关于女性的觉醒小说的觉醒方向,是“向内、向更大的自我知识运动”。曼斯菲尔德笔下的作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她的名字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因此,通过对作者笔下女性人物的分析,探究其觉醒的发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当时的社会,并为以后的社会发展提供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于艳平.《逃离》的背后: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J].郑州大学学报,2011,(3):109-112.

[2]孙胜忠.分裂的人格与虚妄的梦——论觉醒型女性成长小说《觉醒》[J].外国文学,2011,(2):89-96.

[3]陈良廷,郑启吟等译.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

孙喆,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凯瑟琳女性意识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天使的微笑
伦敦24小时
微笑着比什么都重要
完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