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媒体热点事件的传播效应与报道策略

2017-09-13杨丽娜全崴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

杨丽娜+全崴

摘 要 近年来,众多“热点事件”通过网络媒体的大势报道成为了社会网民热切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传播速度、影响范围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甚至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立足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对网络媒体报道热点事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它所带来的传播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报道策略,以期给网络媒体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网络媒体;热点事件;传播效应;报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4-0032-03

科技的进步使互联网技术以不可抵挡的惊人速度迅猛发展着。网络媒体的大势出现使网民信息接收的渠道不断拓宽,也改变了他们接收信息的习惯,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高达7.31亿,其中手机使用人数突破6.95亿。互联网已凭借着便捷、高效、互动性强的特点占据着信息传播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热点事件的新闻传播上,网络媒体更起到主力军作用。因此,研究其对“热点事件”的传播效应以及如何实施更有效的报道策略,在当下则显得尤为重要。

1 网络媒体“热点事件”报道现状分析

1.1 网络热点事件内涵及分类

热点事件这个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它通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媒体传播,传播有一定的持续时间或后续报道,能够在社会上形成议论或话题,被广大受众和媒体所普遍关注的事件。而关于何为“网络热点事件”业界也众说纷纭,笔者将李彪在《舆情:山雨欲来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中阐述的观点作为本文探讨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内涵,即某个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发生后,在网络上引起较多民众的关注,他们基于某些利益或情感的诉求,或情绪感染,或意见交锋,并“以网络为主要讨论场域通过大量的转载、跟帖、讨论等参与方式,产生一定的表达和意见的场域效应,进而在全国范围的网络场域中产生重大影响和规模的传播事件”。

经网络媒体传播报道的热点事件范围很广,从内容上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官員腐败与形象问题的事件,如“周久耕天价烟”事件、“表哥杨正才”事件、“雷政富不雅视频”等。

2)民生公共利益问题的事件,包括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关乎老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如网上热议的“山西疫苗事件”、今年的“泸州中学生坠楼事件”“厦门女大学生裸贷自杀”等。

3)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的问题,如2016年10月发生的“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和2017年的“韩国萨德事件”,以及“南海仲裁案”“美国总统大选”等,都激起了网民大规模的关注与评论。

4)伦理道德问题的事件,如“山东聊城辱母案”“魏则西事件”“李天一案件”等。

5)重大灾害事故等安全性问题的事件,曾经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温甬动车事故”“山西矿难”都属此类。

6)公民道德和心理情感的网络热点事件,比如“罗一笑事件”“小悦悦事件”。

7)明星等公众人物的“绯闻”“星闻”事件,“周杰伦怒骂保安”“白百何婚内出轨”等,都属于公众人物的热点新闻,一旦被曝很容易在网上形成聚合效应。

1.2 网络媒体热点事件报道现状

1.2.1 信息传播更新速度快,注重后续报道

传统媒体通常通过系列报道或连续报道来实现对某个热点的后续跟踪,但其对信息传播与更新的速度大大落后于网络媒体,这使得受众对其传播的热点新闻关注度降低,而目前网络媒体在对热点事件的报道传播中不仅信息传播与更新的速度异常迅捷,还注重事件的后续报道与反馈,力求为广大网民呈现事件的全貌。

2017年4月20日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完美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该新闻通过网络媒体的报道,让更多的受众了解了我国科技方面的重大进步。央视网在为受众报道这则新闻时,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该项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力求全面完整的将该新闻发布出去。在报道“天舟一号”新闻时,人民网不仅关注了发射升空后的现场报道,还将发射前和发射成功后的新闻都一并传播,同时,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也实时同步更新,力求对网络主流媒体的信息做一个更全面的补充。新华网在该事件的报道中,专门为“天宫一号”系列事件设立了专门的板块,进行实时更新,集视频、文字、画面于一体,注重后续报道。

1.2.2 报道形式多变,不拘一格

网络媒体在报道热点事件时,为求新求变往往选择多种不同形式的传播手段实施报道。例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传统媒体上放映时就一度引起人民的热议,但该剧收视率的频频高涨,却也离不开网络媒体的助推。腾讯新闻、新浪新闻、搜狐新闻以及微信、微博的大量报道,提升了该剧的影响力。在其播出期间,腾讯新闻则以人物专访的形式,通过采访剧中主要人物来传达新闻;搜狐网则将以大量的篇幅放在了受众对于该剧的议论与评价上,广泛收集受众的意见,将该剧热播的原因一一道来。此外各大网络媒体还借助网络频道、版块栏目、评论转发等将各种相关信息通过超链接形式结合起来,使网民对《人民的名义》这部剧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突破了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

1.2.3 借用相似事件形成聚众效应,提升持续关注度

近年来,网络媒体报道的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为了能使受众对其产生持续的关注,进而成为该媒体的忠实网民,许多网媒便会借着该热点的热度去寻找与此类似的新闻,同类事件往往更容易再次引发受众的注意力。例如前不久发生的白百何婚内出轨事件,一度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围绕白百何出轨事件引发的评论与争议也一度居高不下。与此同时,新浪网新闻媒体,将之前发生的陈思诚出轨事件拿出来,尽管该事件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经过网络媒体的重新报道,又重回受众的视野之中,自然又引起了一番热议。endprint

2 网络媒体“热点事件”传播效应分析

2.1 正向效应

网络媒体在进行热点事件报道的过程中,有些议题不仅可以传递正能量,还能把一些不良释放掉,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意识和进取心。“最美教师张丽莉”和“光盘行动”等热点事件,在网络媒体强势报道下无私奉献、坚强不屈、勤俭节约等社会公德和主流价值观得到弘扬传播,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豁达、开朗、思想进取、彼此信任的社会情绪。而且通过网络媒体的积极报道,也可以号召更多的网民参与热点事件的转发评论中,使传播效果趋向于扩大化。例如2011年的微博打拐,网民通过各种渠道给予援助,发表评判,形成强势舆论,促进了事件的最终解决。

2.2 负向效应

2.2.1 海量信息的供应引发受众关注焦点转移

网络媒体今天带给受众更多的信息冲击。但与此同时,其海量存储特点和超链接功能带来了受众对某一事件注意力的分散,他们关注一个事件后也会随之扩展到它所带来的其他事件,通过不断打开关闭超链接致使忽略或遗忘了对事件本身的关注,这种注意力的碎片化导致了对事件关注焦点的偏移。2017年5月初在互联网上频繁出现的“蓝鲸死亡游戏”,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它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要求参与者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已经有130名俄罗斯青少年因参与该游戏而自杀了。随后我国互联网上也开始出现这款死亡游戏的信息,并有网友表示已有人组织游戏群诱惑参与者自杀。该新闻经过腾讯网的报道,本意是想让大家珍惜生命,远离此类游戏,然而大部分受众的焦点却转移到了如何加入该组织,进入该组织后是不是真的会一步步走向死亡,有些受众甚至将该游戏的发明者的个人简历都找了出来。这与媒体报道这则新闻的初衷完全相反,而经过受众的力量,对该事件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另一个层面。

2.2.2 成为假新闻传播的帮凶,媒体公信力降低

互联网信息的海量碎片化,使得求快求独家的网络媒体也成了假新闻传播的帮凶,因为网络中“把关人”的功能被弱化,再加上公众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往往把媒体展现的世界当作现实世界,一些网络媒体职业操守欠缺,当发现某个事件被网络热议时,立刻开展报道追逐,再把捕获到的信息挪到自己的网站上。当“闫肃去世”的消息出现在互联网上,并被网民大量传播时,大家都信以为真了,而后搜狐网等有关媒体开始辟谣,又经多方调查,发现这只是一起无中生有的假新闻,骤然引发了受众对网络媒体的诸多不满。类似的事件还有2016年“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这则假新闻,源于在篱笆网老干部闲聊板块发出的名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内容,该帖被大量浏览跟帖,截至2月11日浏览量已高达214 957次,评论7 717条,而华西都市报、新浪江西、东方今报、重庆商报等诸多媒体通过新浪网微博平台纷纷转载了这则消息,并随后登上腾讯、凤凰等各大网络媒体,但事后经江西省网络部门调查发现,该事件从头到尾均为虚假内容,虽然媒体不假思索的传播助推了它的影响力,但长此以往公众便会对媒体的公信力产生质疑,权威性也被削弱。

2.2.3 报道内容标签化严重,易诱发媒介审判

标签化传播是指网络媒体以词作为核心传播内容,利于口耳相传,加快媒体传播和记忆的广度与深度。统观近几年热点事件,网络媒体为能使报道的热点事件产生强势传播效果特别以“标签化”的形式加以传播。比如,2013年关于“李天一性侵案”的报道,由于李天一的父亲是我国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母亲是梦鸽,因而在报道这起案件时,网络媒体为吸引读者眼球和追求经济利益为李天一贴上了“官二代”“星二代”“恶少”的标签而大肆传播。标签化固然可以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但是不当的传播视角也易错误地引导舆论,带来对司法执法部门的判案干扰而影响到事件处理的走向。

3 管窥网络媒体“热点事件”的报道策略

3.1 强化把关作用,用专业的态度“求证”热点事件

鉴于网络信息发酵快、传播范围广、易激发令人始料未及的传播走势等原因,网络媒体在进行传播报道前,需要对事件进行层层把关,认真调查求证,在坚守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同时,秉持用事实说话、用过程说话、用当事人说话的原则,构筑网民信息获取和探讨的平台,及时辨别热点事件,并梳理相关信息,将一些虚假与错误的新闻剔除掉,为网民营造相对全面而又准确的拟态环境。

3.2 坚持主流价值取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首先,网络主流媒体应该從比较积极的角度来报道网络热点事件,在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下恪守报道的立场,要摒弃“标签化”报道方式,将原汁原味的信息呈现给网民,是非对错由他们自行评判,不哗众取宠利用名人等效应来赚取眼球。其次,评议热点事件时网络媒体也要旗帜鲜明亮出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便于网民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取向,避免他们在浏览新闻时迷失方向导致关注点发生偏移。再次,当记者发现调查的事实与带有强烈社会情绪的网络舆论有所不符时,要坚守自己的报道内容,要敢于发声,不能因惧怕被网民攻击而屈从于网络舆论,努力以正面声音引导热点话题,使之朝着其本身合理的方向发展。例如2017年4月18日厦门一女大学生因裸贷自杀事件,引起舆论哗然。在网络舆论越演越烈谴责高校借贷现象的时候,网络媒体更应从大学生要树立怎样的消费观、金钱价值观等方面来引领舆论走向才不失媒体导向功能。

3.3 对事件报道进行深入总结与反思

热点事件在网络媒体上的缘起、发展和落幕用时很短,只是在短时间内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然而,事件过后便会迅速淡出公众视线转而投向另一起热点新闻,对其中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如传统媒体分析的深入、反思的透彻。鉴于此,网络媒体应该突破浅层事件传播的弊端,在事件落幕后,联手专家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与反思。当然也可以从网民的评论意见里寻找事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并加以反思总结,以期对我们的现实社会带来长效的预警作用。

参考文献

[1]喻国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特征及统计分析[J].人民论坛,2010(11):24-26.

[2]安玲,刘翔.网络媒体热点事件的报道方式——以中国警察网大案要案频道为例[J].新闻战线,2014(8):61-63.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会议新闻的网媒呈现模式研究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舆论力量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