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规划的研究

2017-09-13王爽瑶沈镕荣范爽王健

中国市场 2017年24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王爽瑶+沈镕荣+范爽+王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虽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城乡差别发展造成了失衡的二元结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复合系统发展到一种理想状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物流网络;城乡一体化;农村连锁经营配送;供应链一体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4.113

1 城乡物流网络的组成要素

城乡物流网络的诸多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错综复杂关系,但从目前农村状况看,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要素构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城乡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基础设施是由各类物流节点(如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分拣中心、转运中心)和线路(如公路、铁路、水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运作基础,主要包括:仓库储藏设施、交通线路、靠近车站、商场、零售点的临时性货运点、配送中心、货场及农产品贸易、加工处理厂等。它是农村物流运作的基础物质条件。

1.2 城乡物流装备

农村物流装备是农村物流运作所必需的物质设备。它由各种装卸设备、运输设备、仓储设备、加工设备、集装箱车以及服务于物流组织和管理的通讯网络设备等要素构成。物流装备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物流的运作效率。

1.3 城乡物流信息

城乡物流信息主要是指城乡物流运营主体之间共享以及各类为农村物流服务的消息。城乡物流信息就性质而言包括与农村物流有关的政策法律信息、市场信息、经营信息、生产信息;与物流本身运作相关的运输信息、库存信息、货物动态信息、各种运输工具的技术信息、人事信息、气候地理信息等。城乡物流的运作是靠信息的刺激和引导。

1.4 城乡物流人才

城乡物流人才是保证农村物流得以运作的关键因素。首先,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建设需要人去设计、实施。其次,人的具体操作又是城乡物流体系中个子系统和经营单位得以正常高效运作的基本保证。

1.5 城乡物流发展政策

城乡物流发展政策是指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个理想的软环境,确立城乡物流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它包括理想的投资环境和产业运营环境,以及针对运营主体的市场准入政策、融资政策和具体的市场管理政策。

2 宣州区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体系构建

2.1 理论依据

2.1.1 供应链一体化发展模式

本文设计的城乡一体化农业物流核心企业所形成的企业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就是供应链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城乡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是将物流供应链中相关城乡客户、供应商以及企业联结起来,结合各项物流功能,实现其在物流服务效率、成本和效益方面的物流功能定位。

依据核心企业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模式,即由中心企业将仓储、运输、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集中的模式。这种模式利用物流集中的功能使得农产品进城和生活用品入农村的双向物流配送体系得到完成,其优势减少了中间环节,缺点是需要大量投资,资本集中度要求高,原因在于农户自给自足程度较高、农村的农业商品率较低、农民组织管理能力较弱。这就可以利用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管理优势,将分散的农户组织到供应链中来。第二种是城乡商贸连锁经营模式,商贸连锁企业在为农民提供城市需求信息的同时,企业经营物资品种齐全,质量有很好的保障。目前,商贸连锁经营模式在起步阶段,应该大力支持商贸企业采用连锁经营方式的同时,依托连锁网络发展双向物流。第三种是批发市场模式,宣城城乡一体化物流要求必须要改造和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和培育批发市场品牌。

2.1.2 加速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现代商贸流通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物流配送,同时配送的完善和快捷是实现连锁经营的重要保证。物流配送体系的最好形式就是生产、批发、零售和连锁企业联合,互相使用各自的物流运输设施,尽最大可能地提高配送效率。从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建设宣城城乡商贸物流中心,形成布局合理与功能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实现物流配送共享。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要大力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与管理。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与水平是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的保障,装卸搬运机械化、配送过程无纸化、配货电子化、立自动互补货系统的逐步实现为连锁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高效率的配送体系。二是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来建设专业化的物流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和整合物流资源,使得资产重组和专业化改造,来打破行业的界限和地区区域封锁,提供高效率的配送服务。三是大力支持和鼓励民间组织建设商品交易市场配送中心,提高商贸市场的商品集散功能。

2.1.3 完善物流服务网络

城乡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要求物流服务体系从单一、分散的状况发展成为多样化和网络化的物流服务体系。所以完善物流服务系统,降低物流服务环节,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反应性能就要求发展适合宣城市城乡商贸流通现代化的物流渠道。建立相互协作、相互联合的物流服务系统,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以及利用物流配送推行物流管理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保证物流体系的顺利运行。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努力推动。主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各种信息网和高速信息公路的建设,但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平衡,要达到省、市、县、镇、乡、农户的联网,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2)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建设,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

(3)以支柱产业为依托,建立一批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发挥无形市场的优势。四是鼓励连锁超市、大型百货商场建立网上商城、增强配送功能,扩大网上消费。endprint

(4)在中心城镇宣州区,泾县、广德县等建立日用工业品配送中心,形成一个以配送中心为龙头、镇级连锁店为骨干、村级连锁店为基础的商品流通网络,并依托连锁网络资源,与供销、邮政、电信等网络结合,提高连锁农家店的综合服务功能,做到一网多用,既能让农民在家门口买到价廉物美的工业品,又能通过连锁流通网络,顺利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2.2 宣州区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

2.2.1 城乡一体化农村连锁经营配送概述

所谓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连锁经营配送,是指在城乡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若干同业商店以统一的店名、标志和统一的经营管理方式及手段连接起来,在农村配送领域中实行统一进货、存储、配送、分散销售,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物流配送方式。农村连锁经营配送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区域的大流通,改变低效率的农村物流配送方式,提升物流配送主体的竞争力,推进农村物流配送现代化,完善农村连锁经营机制,从而提高农村连锁经营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连锁经营企业的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农村连锁经营配送的主要模式是根据农村地区的状况和配送的商品不同,来组建农村配送中心,并由该配送中心统一集货,统一向各农村连锁店铺配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连锁经营配送体系。

2.2.2 城乡一体化农村连锁经营配送的优势分析

不管是在市场需求、企业供给、技术设备、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人才培养和政策法规等“软件”建设方面,连锁经营都已具备加速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农村连锁经营配送具有无可比拟的组织化优势。

(1)可以实现农村物流配送管理的现代化,有效融合农村物流配送与城市物流配送市场。连锁经营的基本原则是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因此,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配送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连锁经营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迅速提升农村连锁店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使农村和城市的连锁店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配送,达到城乡一体化农村配送发展的整体性要求。

(2)能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农村配送效率。传统的农村商业网点和店铺相对分散、规模较小,而且流通环节多、渠道不畅、资金占用大、仓储费用高以及信用体系不完善,其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農村消费者日益提高的购买需求。农村连锁经营可以借助总部强大的采购、管理、品牌、服务等优势,将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零散性强的商业资源重新组合,大大减少了连锁店的商品库存和资金占用,比农户进行单体经营需要投入的资金少得多。其对商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调度,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优化物流配送流程,只保留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其竞争优势和配送效率。

(3)政府积极扶持与引导。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着重指出要积极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流通企业。这些具有竞争能力的流通企业可以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同时,宣城市政府和银行对流通企业发展也表示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连锁配送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相关政策和文件,为连锁经营配送向广大农村地区纵深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连锁物流配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 总结与展望

关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各级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作了大量的尝试,着力消灭城乡差距、城市与乡村在居住观念、人口的流动性、婚姻观念、政治观念等方面都有着巨大差别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可能完全消灭,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长期结合理论和实践,通过各方力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城乡产业互动与共融,使城乡经济整体协调持续发展,城镇与乡村将建设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 杜江.关于现代物流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 2005(11):202-203.

[2] 方辉振.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必然性[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1).

[3] 章政.现代日本农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4]石忆邵,杭太元.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近期进展与展望.同济大学学报,201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