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托起教育的彩虹

2017-09-12霍淑丽

人生十六七 2017年10期
关键词:展示区学雷锋雷锋

霍淑丽

雷锋第二小学座落在抚顺雷锋纪念馆的北侧,原为抚顺钢厂子弟小学,始建于1954年。2012年9月,学校正式命名为雷锋第二小学。学校以“播雷鋒种子、做雷锋传人”为己任,秉承“以爱育爱、传承创新”的办学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雷锋活动品牌。

雷锋形象驻校园

走进校园,满眼的“雷锋文化”触动着每个人的视觉神经,精美的厅廊文化,处处彰显着雷锋元素。

一楼正厅左侧用各种字体书写的“爱”字墙,传递着“以爱育爱、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右侧校名墙,是由“两颗大星、四颗小星和一条红领巾”组成的。两颗大星分别代表师生,体现以人为本,红飘带是字母L的变形,是“雷”字的缩写,配上两颗大星标志雷锋第二小学;中间的红飘带代表红领巾把师生紧紧连在一起,红、黄、蓝、绿四颗小星分别代表“爱人、爱己、爱学、爱思”的校风;正厅中央展示的是一组不同时期的雷锋剪纸作品,错落有致的造型是雷锋“钉子”精神的真实写照,上面醒目的大字“做雷锋传人”是全体师生共同的追求。

雷锋精神伴成长

学校构建了常态化的教育模式,雷锋“五步曲”伴着师生一起成长。

每日学雷锋“五步曲”——读、吟、唱、讲、评。一是读雷锋日记。校园的雷锋日记墙,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的雷锋日记,教学楼里经典的雷锋日记。二是吟《学雷锋三字经》。每节课间,学生们会伴着由学校优秀学生录制的《学雷锋三字经》音乐铃进入教室。三是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每天大课间,学生们会随着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步入教室。四是讲雷锋故事。每天中午,小雷锋广播站播放雷锋歌曲,讲雷锋故事,说说身边的小雷锋,每一个栏目传递的都是学生们的精神食粮。五是评星级小雷锋。学校制定了小雷锋奖励评价机制,每天放学前,各班组织学生从文明守纪、团结互助、讲究卫生、诚实孝顺、勤学好问、作业按时、乐读善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每月给评出的“小雷锋”佩戴奖章。

学雷锋志愿者行动。学校拥有由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学雷锋志愿者团队。他们活跃在学校、社区等角落,用自己的爱心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小雷锋”民乐团。目前,学校已组建一支五十余人的“小雷锋”民乐团,民乐团坚持义务学习、训练,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到敬老院为那里的爷爷奶奶演出,深得老人们的欢迎。

雷锋事迹进课堂

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开发了《雷锋剪纸》和《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成立了雷锋剪纸工作室,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课程化、多元化。美术课上,学生通过动手剪雷锋头像、刻雷锋故事,将剪纸作品制成贺卡、书签、笔筒等形式,进一步感知雷锋,学习雷锋。在学校楼梯两侧,雷锋在抚顺等30幅剪纸栩栩如生。

另外,科技教育是学雷锋的又一亮点,也是对“钉子”精神的完美解读。 学校每年举办科技节,为学生搭建展示科技才能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技论文、科幻画等吸引了学生,尤其是“科技小发明”,很多作品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解决的是实际问题,常常有变废为宝的神奇魔力。三年四班王艺霏发明的“活动课程表”就是用废旧笔筒改装的,该发明获得了抚顺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学校还设有标本展示区、科技发明展示区、种植展示区。标本展示区是学生们科普学习的天堂,由校外辅导员亲自制作的,常年免费提供的百余种动植物标本,让学生们在科普天地里徜徉。科技发明区是每年科技节评选的优秀作品展,也是学校科技教育的结晶。种植展示区是各班种植的各种芽苗菜,学生们自己选种、浇水,一篇篇成长日记记录了他们的快乐。

雷锋文化促和谐

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教师将雷锋的这种奉献精神自觉落实到工作中。在这里,雷锋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行为,更是召唤师生前进的精神动力。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辽宁省科技示范校、辽宁省实施体育2+1先进单位、辽宁省红旗少先大队、抚顺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抚顺市教育系统学雷锋先进单位等荣誉。雷锋第二小学以雷锋精神为引领,用爱践行教育的真谛。

雷锋第二小学,这颗新星正在教育沃土上冉冉升起,并以生动的事迹和办学特点向世人展现雷锋精神的光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展示区学雷锋雷锋
天猫、京东趋势品类展示区:引领纸品、卫品消费新趋势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等待亮相
RADAR EV XS 雷达EV-青少款
写给雷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