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雷锋精神的种子

2017-09-12于兴宇

人生十六七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护蛋雷锋家长

于兴宇

幸福沈阳,需要共同缔造,而教育是重中之重。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雷锋是我们的楷模。学习雷锋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德育工作中不可忽略的环节。多年来,我校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号召广大师生争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们用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雷锋心中怀有感恩,感恩新社会的救助,感恩身旁相帮的好心人。正因为心怀感恩,雷锋才更加爱党,更加爱祖国,更加爱人民,并以积极的行动投身于国家建设和为人民服务中来。简单地说,知恩图报是雷锋精神的感情基础。如今,要学生懂得感恩,亦是学校教育必须肩负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重读雷锋故事,重新解读雷锋精神,让身边的雷锋进课堂。

具体展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践行感恩”教育。学校以“成长足迹、点滴好习惯”为重点,让学生将自己在班级和家庭中的闪光点,如实收集并记录下来,及时总结与反思,培养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践行感恩。

二是“说感恩话”教育。学校以“感恩孝亲、承担我责任”为重点,开展“说感恩话”活动。动员学生对长辈常说感谢的话,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老师面前表达感激之情,在同学之间表达真诚相助之意,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友爱同学、勇于担责的感恩之意。

三是“表感恩情”教育。学校以“护蛋行动、创意关爱行”为主题,开展“表感恩情”教育活动。每年感恩节,学校都要组织开展护蛋活动。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设计和装扮自己的“蛋宝宝”,并小心翼翼地保护她。与此同时,学生还要写下“护蛋心得”,并在班会上进行交流。学生不仅在护蛋活动中体会到做父母的怜子之心,更能体验到付出爱的欣喜与艰辛,以此净化心灵,受到教育。

为帮助学生了解雷锋精神,培养感恩意识,学校还成立文献研究小组,开展“雷锋叔叔的感恩故事”大讲坛活动。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出有关雷锋的感恩故事和感恩格言,组成雷锋小讲师团,向全校师生宣讲,使大家从雷锋故事中获得感恩体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学校采取了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利用新学期开学、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开展感恩教育;以各班为单位,创办小报专栏,开展宣传;利用班(队)会宣讲感恩故事,自编自演课本剧、小品、相声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另外,在教学楼内外,开设“感恩文化长廊”,制作感恩主题图片展板,“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感恩主题演讲会、学生谱写感恩与成长日记等,使校园充满了浓浓的感恩氛围。

我们还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将“做雷锋精神的种子”作为学习雷锋精神的理念,创新德育评价机制,打造“学习雷锋”德育品牌,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新时期,我们进一步深化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以雷锋为榜样,逐步培养他们心存感激并懂得知恩图报的意识。

一是感恩父母。我们利用母亲节、父亲节等,鼓励学生和父母说知心话,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给父母洗洗脚,帮父母做做饭、洗洗碗,给父母过生日,以此体验父母的艰辛,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以感恩父母为起点,进而思考人生,明确责任,过一种更有責任感的幸福生活。

二是感恩教师。每年教师节,我们都动员学生通过写一封感谢信,与老师谈一次心,为老师送一张贺卡等,表达感激之情。

三是感恩祖国和人民。我们结合“十一”等节日开展纪念活动,比如大合唱、诗朗诵、演讲等,以此来歌颂党、赞美祖国,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时刻牢记自己的国家使命和时代责任。

另外,我们还以“雷锋精神我传承”、“我为沈阳做点啥”为主题,开展家长微课堂和微评价活动。改变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把话语权回归到家长和孩子。家长微课堂,让学生明理,使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学校德育活动形成一致性。设计“感恩章”,创新了感恩教育的评价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根据年级循序渐进,注重教育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在“争章评比”中,学生受到肯定与鼓励,使感恩活动更持久地开展下去。

如今,雷锋精神已深深地植根于学生心中,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弘扬雷锋精神,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前行,为幸福沈阳助力,为和谐沈河加油!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蛋雷锋家长
彩鸡护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护蛋行动
我心中的好家长
我的“护蛋”行动
家长请吃药Ⅱ
写给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