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绣好扶贫“金花”
——清流县创新使用扶贫资金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2017-09-12吴火招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9期
关键词:张慧金花花卉

□ 吴火招

【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

张慧在给洋桔梗苗拔草。 图片摄影/吴火招

福建省清流县以农业为主,交通区位条件、城乡建设功能配套和工业发展平台建设比较薄弱,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要大力投入建设。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403人,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49个。

清流县作为全国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2015年又被三明市列入精准扶贫试点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流县在扶贫、脱贫道路上,面对贫困户生活、生产都需要资金的关键问题,如何在这朵“金花”上做好“绣”功,与金融机构、企业合作,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让贫困户、贫困村增加收入,让“输血”真正变成产业带动的“造血”,实现老区百姓的脱贫致富。

资金孵化,小钱变大钱

林畲乡是清流县的贫困乡之一,下辖的8个村中有4个贫困村,村民主要以花卉、苗木、茶叶、电商产业发展增加收入。

6月5日,笔者走进林畲乡石下村贫困户张慧的花卉大棚时,她正在给刚种下的新品种洋桔梗拔草,她说这批2万多棵的洋桔梗苗是一星期前种下的,算好时间会在七夕前开花,然后赶上七夕节上市,这样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张慧是湖北人,几年前嫁到石下村,后因丈夫重病两度手术,家里一贫如洗不说,还欠了外债。

为了自己的家庭能够重新站起来,张慧决定尝试种植花卉,虽然借钱勉强种下了3亩非洲菊,但收入不高,还常常担心种不好,又怕遇天灾,想扩大种植面积却苦于没有资金。

2016年,得益于县里精准扶贫政策,石下村包括张慧在内的11户贫困户获得每户2万元的无息贷款,使用期3年。

但2万元对于想真正创业的人来说,花光了也看不到个盼头。

为了让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清流县在县、乡设立扶贫小额信贷担保机构,还在3个村设立扶贫小额信贷基金会,包括林畲乡石下村、嵩溪镇元山村、青山村。

石下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提请,将11户的22万元扶贫款作为村级合作社担保基金,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商定按1:5给予授信,申请贷款的村民必须是担保基金所属村的村民,有偿还能力、信用度高,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

张慧的2万元贷款变成了10万元,小钱变成了大钱,也因此发挥了大作用,她将花卉种植由原来的3亩扩大到了8亩,收益也增加到了7万多元。

“我还种了2亩多的向日葵,另外,第二批还要再种2万多棵洋桔梗,算好时间准备元旦上市。”张慧对自己的计划很满意,她说,明年就要还10万元的贷款了,自己有信心按时还完。

据统计,截至2017年4月30日,全县通过开展担保业务累计282笔,担保贷款总额1915.9万元,其中,贫困户209户,823.9万元,经营主体73户,1092万元,经营主体贷款后,扩大生产,再以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等方式为贫困户增加收入。

村企合作,短线变长线

清流县闽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鲜切花种植、销售、物流以及花卉新品种、新种植技术引进推广为一体的新型花卉企业,现有花卉种植面积200亩。

林畲乡与闽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创新性地提出了扶贫轮训基地的设想,即公司在基地划出10亩的鲜切花种植实验区,供贫困户实践学习种植,企业负责“全包”,包吃包住,免费提供大棚、种苗、技术、农资,并包销产品,花卉售卖后的利润归贫困户所有,贫困户无任何风险,每年每亩地可直接获得1.5万至2万元的纯收益。

这样的孵化,既可以解决贫困户创业初期无技术、无资金等问题,同时又解决企业劳动用工问题。贫困户在学会一年全季节周期的鲜切花种植后,可自行创业,带着技术和资金的贫困户,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启动创业。

石忠村贫困户舒金富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之前,他都在外打工,收入勉强够一家人糊口。

在乡里的帮扶下,他来到闽晖轮训基地种植了2亩非洲菊,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赚取了近2万元的收入。

“在基地做,只是短期的,不过学到了很多技术,这些都是长期的,想着迟早要自己出来做,就一狠心通过乡里的扶贫担保贷款,又借了几万块,种了8亩的非洲菊。”舒金富说,资金、技术、市场都解决了,一家人脱贫肯定没问题。

2016年,林畲乡通过追加20万元,扩大扶贫轮训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已有3户贫困户在基地工作。

养鸡生蛋,让钱生钱

贫困村通过“养鸡生蛋”的方式,使用好各种扶贫资金,让钱生钱。

赖坊镇南山村通过量化折股资金80万元投资到清流县大丰山专业合作社,并签订合作协议,期限20年,采用“合作社+村+贫困户”的经营方式,每年上交村里利润。2016年12月南山村通过量化折股得到企业半年分红资金4万元,南山村发放资金给22户精准扶贫户每户900元,共计金额1.98万元,另外2万元作为村财增收。

“我们合作社也优先招聘贫困户家庭到厂里务工,目前,有十几户贫困人员常年在合作社务工,村民也可以自己种植花生,技术销售方面我们合作社都可以负责全包,在精准扶贫路上,我们也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大丰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赖盛林说。

除此之外,林畲乡孙坊村投入30万元与三明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企业按每年不低于3万元的利润付给孙坊村,企业用价值35万元15号智能温室大棚作抵押,合作期限20年,2016年底孙坊村通过家门口就业工程得到企业分红资金3万元,并发放资金给五户脱贫户每人1000元;赖坊镇陈家村投入30万元与福建省双秋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合作期限20年,带动陈家村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及带动贫困户脱贫;灵地镇灵和村投入30万元,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标准羊舍一幢及牧草、玉米种植项目,企业每年按村出资额的5%纯利付租金给灵和村(村集体所得占60%,贫困户所得占40%,贫困户脱贫后,所得租金全部作为村财收入),合作期限20年;长校镇河排村20万元、林畲乡石下村20万元,分别与灵台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三明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带动贫困户就业,企业按约定每年上交利润给村里增加村财收入。

5年来,清流县将扶贫资金真正用在贫困户、贫困村的发展需求上,真正让这朵“金花”越绣越美。据统计,清流县2016年脱贫1535人,2017年将完成脱贫1780人的任务,力争在2018年完成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任务。◀

猜你喜欢

张慧金花花卉
李鱓·花卉十二开
幼儿合作意识培养“进行时”
故乡的金花茶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花卉之二》
金花
五朵金花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王洪永?陈英俊?张慧
爱我就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