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兄弟的婚姻故事

2017-09-12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9期
关键词:媳妇儿两口子二宝

□ 梁 伟

在一些老区农村,婚姻其实是经济实力的博弈。

大西北陇东地区某县的一个小村庄——白村,时不时地传来叹息声。叹气的是村里的老刘。老刘今年五十出头,原本长得人高马大,典型的西北大汉。现在的老刘,身材消瘦,留着长而邋遢的络腮胡。

老刘原本有三个儿子,十多年前因为一次意外,小儿子不幸离世,剩下了大宝和二宝两个儿子。从失去小儿子的痛苦走出来后,憨厚老实的一家人,过着平淡的生活。

一年多,大宝结了婚又离了婚

直到六年前,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六年前,大宝22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老刘两口子开始张罗着给大宝找媳妇儿。后来经人介绍,大宝和隔壁村的曹晓青对上了眼儿。见过面后,老刘两口子也算满意,于是没多久两人就确定了婚事。半年后,老刘家花了十多万将大儿媳迎进了门。

儿媳妇刚进门时,一家人的生活还算和谐。但是日子一久,问题和矛盾就一点点地暴露出来。曹晓青早年在餐厅打过工,嘴被养馋了,吃不下老刘妻子做的饭,老刘妻子因此对儿媳妇心存不满。

后来,曹晓青越加过分,不仅对婆婆做的饭挑三拣四,还好吃懒做不理家务,每天日上三竿才起床,饭熟了还要别人给她端到屋里。在大宝媳妇那里受了气,老刘两口子就去找大宝哭诉,让大宝管管媳妇儿。然而大宝在父母面前信誓旦旦,在媳妇儿面前却低声下气。曹晓青仍然一如既往。老两口眼看着这种情形,只好跟大宝提出分家隔灶。

于是,老刘两口子在自家屋前不远处,给大宝盖了五间平房,自此后正式和大宝分家。本以为分家后老刘两口子的日子稍微能舒坦些。没想到分家没多久,大宝媳妇儿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了一个女孩。生下女儿没多久,曹晓青就给女儿断了奶水,对女儿也疏于照顾,孩子哭闹的时候也跟没事儿人一样不加理会。原本对曹晓青就不满意的老刘媳妇儿看到曹晓青这样,彻底对她失望。

老刘两口子找来大宝,要求大宝离婚。一开始大宝不同意,后来一方面经过父母亲友的劝说,另一方面大宝和妻子的争吵和冲突也越发地激烈,两人性格不合越加明显,婚姻关系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程度。为了离婚也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大宝将曹晓青告上法庭。大宝与曹晓青离了婚,取得了女儿的抚养权。就这样,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大宝结了婚又离了婚。

大宝离婚后,女儿就交给了老刘两口子照顾。两年后,大宝认识了同样离了婚的小霞,二人接触了几次后,发现性格挺相投的,后来发展成了恋人关系。一年后,大宝和小霞结了婚。虽然两人都是二婚,但是老刘还是为他们办了婚宴。一年后,大宝和小霞生了个大胖小子,老刘两口子终于抱上了孙子。一家人别提多高兴了。可是高兴之余,老刘两口子有了新的担忧。“二三十万就这么没了。”

大宝的婚姻算是告一段落了,二宝的婚姻很快被提上议程。

二宝当时25岁,憨厚老实,本本分分,这本来不是件坏事。但正是二宝太老实,苦苦找不到媳妇儿。在陇东,子女二十出头,家里人就开始操心子女的婚姻大事。眼看着二宝已经二十五岁了,还没找到媳妇儿,老刘和妻子开始急了。东打听西问问,找了半年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今年二月,老刘和妻子托人在几十里外的周村打听到一户人家有一个二十出头的闺女,待嫁闺中。于是老刘和妻子再次托人打探口实。在老刘和妻子打探期间,那户人家也在到处打听老刘家的情况,得知老刘家境殷实,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欣喜万般,老刘和妻子觉得:终于为儿子找到媳妇儿了。

很快,二宝和未来的媳妇儿舟舟见了面,相互也还满意。老刘夫妇更是高兴得不得了。一个月不到,经过“看家”“商话”,二宝的婚事敲定了。

虽然穿上了婚纱,但观念还停留在过去。

不过毕竟有前车之鉴,为了慎重,老刘妻子请在县城的胞弟和弟媳帮忙把关。三月的一天,二宝和舟舟坐着班车,来到了县城。表面上是买点结婚用的东西,实际上是为了找机会让舅舅和舅妈把把关。老刘妻子的弟媳陪着二宝和舟舟在城里逛了整整一天,这一整天二宝和舟舟也没说几句话。

后来,舟舟买了几千块钱的衣服和生活用品,二宝觉得东西买多了,开始责怪舟舟,舟舟则不以为然,觉得买的少了,还说二宝抠门。看到这一幕,想到今天两个人的种种,老刘妻子的弟媳心里盘算:快结婚了都不说几句话,花钱还大手大脚,哪能过到一块儿去。于是,晚上弟媳给老刘妻子打了电话,告诉她二宝和舟舟不适合,两人脾气秉性不相投。

老刘妻子却认为,二宝的脾气也有问题,要改改,结了婚就好了。后来弟弟又给老刘妻子打了电话:告诉她这个媳妇儿要不得。老刘妻子的决心也动摇了。于是,老刘妻子问二宝愿不愿意。二宝本就憨厚,哪里做得了决定,就去问表哥,表哥虽然没见过舟舟,但是也听了不少。表哥给他的建议是:那都不是事儿!二宝听了十分高兴,回去就跟老刘两口子转达了这一看法。于是一家子决定:结婚!

四月,老刘给二宝办了婚宴,请了很多亲戚朋友和庄客。老刘家境还算殷实,二宝又是最后一个儿子,所以这次老刘出手大方,光在婚宴上就花了将近十万元。加上之前的彩礼和儿媳要的零花钱,还有“三金一银”,二宝这次结婚,前前后后花了老刘夫妇接近四十万元。不过老刘夫妇一点怨言也没有,二宝有了媳妇儿比啥都强。

老刘夫妇给二宝办完婚事,乐滋滋地等着抱孙子。然而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二宝和媳妇儿结婚没多久,就吵吵闹闹不断。二宝脾气倔,媳妇儿也不愿意逆来顺受。本来老刘夫妇没当回事,哪有夫妻不吵架的。可是后来二宝和媳妇儿竟然大打出手,最后甚至分房睡。老刘两口子既着急又无奈。后来老刘妻子从儿媳妇那得知,二宝有问题。老刘于是带着二宝和媳妇儿到处看病,花了不少钱,听说后来情况有所好转。不过二宝夫妻还是冲突不断,根本没法过日子。后来,二宝媳妇儿跑了。

二宝为了找媳妇儿,往县城跑了好多趟,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有一次还打电话问亲戚怎么通过手机定位。后来,二宝也不找媳妇儿了,直接给老丈人打电话,要彩礼钱,老丈人冷冷地回了一句:你来拿吧,钱给你准备好了,你有能耐拿嘛。”二宝没法子,忍气吞声挂了电话。

二宝媳妇儿跑了这些天,一家人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一次,二宝的表哥去他家,晚上跟他住一块儿。睡到半夜三点多表哥醒了,看到二宝还没睡,趴在炕上,目光呆滞。睡到凌晨五点多,表哥又醒了,看到二宝还没睡,表哥怯怯地问道:“二宝,你咋啦”?二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二三十万就这么没了。”现在,老刘一家子也没什么办法了,只好等着年后法院上班,打官司离婚,希望能要回彩礼和零花钱。

二宝的婚姻对老刘家的打击是沉重的。老刘家数年的积蓄付诸东流,一家子的精气神也被耗光了。大宝的第一段婚姻,二宝的婚姻,均以失败散场。但是不同的是,大宝和曹晓青在结婚前对彼此的容貌比较满意,而且两人有一定的感情。而二宝和舟舟,基本没有感情可言,更多的像是在完成结婚“任务”。两个儿子的两段婚姻,不仅花光了老刘一辈子的积蓄,更使得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农村家庭经历了过多的苦痛。◀

评论

越来越多的大宝和二宝们

或许老刘是少数,但大宝二宝却越来越多。在老刘所在县的一个小镇,2015年离婚案件竟达38起。据听说在陇东地区的正宁县,2011年离婚案件291起,2012年离婚案件523起,2013年离婚案件586起,离婚案件逐年递增,而像大宝二宝这样的占到了80%之多!与离婚案件不断上涨曲线一致的还有不断飙升的结婚成本。在老刘所在的县,一户人家娶妻,基本都要花费二三十万元甚至更多的钱,而且彩礼一年更比一年高,低的七八万元,高的十多万甚至二十万元。在农村结婚,有些条件不好的农户甚至到了倾家荡产、四处举债的境地。

西北农村离婚案件的不断增加,一方面是男女比例失衡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乡村社会在遭遇现代化时,传统道德约束力的脆弱。

如今“闪婚”在农村地区越来越多,这种婚姻模式显著特点就是从见面到结婚时间往往很短,有的甚至只需要一个月。而当农村“闪婚”现象与彩礼不断上涨相遭遇时,更大的化学反应出现了:“闪婚”与一般婚姻相比,具有更高的风险,因为经过“闪婚”而成为夫妻的男女双方,缺乏了解以及深厚的感情基础作为维系婚姻关系的情感纽带。而高价的彩礼迫使婚姻更加趋向于理性计算,婚姻选择和建立更加依赖物质基础,婚姻的牢固性被大大削弱,“闪婚”极有可能成为“闪离”。这种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婚姻,对于男女双方及其家庭都无异于博弈。而在这场博弈中,男方家庭常常处于弱势。一旦在博弈中男方败下阵来,输掉的就不仅仅是男方家庭多年的积蓄这么简单了。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

猜你喜欢

媳妇儿两口子二宝
大宝二宝相差几岁最好?
家有二宝 亲子共读更重要
那老两口子
男猫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你有20没
爱看热闹
迎接“二宝”
葛优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