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2017-09-11黄春芬

速读·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构建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黄春芬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早已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希望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而且能够极大的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小学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良好的改革,使小学数学教学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成为了每一个数学教师研究的热心话题。本文结合个人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通过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的解决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教学实践

目前,小学的数学课是学生对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学习的主要方法,数学课程的学习程度对小学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一个重要的意义。在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地区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大多使用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教育领域的改革进行落实,在教学过程总是以老师为教学主体,教师对学生的领导大于引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针对性不强,从而忽略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得学生在数学课上主观学习接受的信息过于杂乱,导致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使得学生逐渐对小学数学课失去学习兴趣。所以,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中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已经迫不容缓,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分析。

一、把求异思维贯彻到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求异思维是一种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面对问题时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进行探究的一个思维过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求异思维的运用在于拓宽学生解决处理问题时的思路,教师在给出学生问题后,先让学生进行解答,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逻辑思考,通过思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从主观上对求异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适应,长期以往的实践会使学生在面对求异思维从刚开始的不抗拒到最后的理解接受。此外,教师在培育学生求异思维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方式,不能只通过一味的引导,最重要的是学生解题时自我进行思考的过程,例如对相同题目的不同解法进行列举,使得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进行思维发散,从而对其未来逻辑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

二、营造一种融洽的课堂气氛

结合实际,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转变。我国教育领域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问题,传统的小学数学课教学模式延用一种“师本教育”的模式,在课堂上,学生只能被迫的接收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把“师本教育”转换为“生本教育”,就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进行一个主观的学习,形成一种互动学习的课堂模式,使得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进行一个全面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定程度的互动环节,使得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互动式教学。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课堂的主体放在学生身上,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完成课堂教学,在这种互动式教学中,教师要在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通过课堂互动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得到提高,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师教学的课堂效率,构建一种融洽的课堂气氛。

三、在教学过程中加上多媒体的运用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来营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虽然说多媒体设备和传统的黑板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并不是说它就是完美的教学工具,在使用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辩证的对待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让多媒体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其成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有利工具,也应该把教学环境与课程教学的关系处理恰当,把教学内容作为基础来设定教学情景,让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环境构建,可以通过引导,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观能力,对有限的理论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实践,给与学生平台进行思维拓展。

四、优质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个高效的教学过程是离不开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的,在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引导学生课前对课上将要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课前的预习,教师也应该课前对课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前的准备,进行一个优质的备课。现今五花八门的教辅图书的盛行导致了很多的教师从思想上轻视备课这一准备工作,在课前拿起手头的教辅参考书进行翻阅,讲教辅书上的备课过程进行某种形式上的内化,在课堂上照搬讲课思路,很多的学生看到老师上课讲的流程和参考书上的相差无几,就会对该课程产生轻视,长此以往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说,教师只有在课前对课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色进行备课,对备课模板进行一定的创新,加入一些属于自己的特色,才能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出一份力。

五、小结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研究性学习变得多一些。教师在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成长特点来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自由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身份与地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从而把创新思维融入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參考文献:

[1]戴冬梅.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A].2017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7.

[2]李德华.浅谈小学数学“良化”课堂的构建策略[A].2016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3]曹晓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快乐数学[A].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4]刘彩丽.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让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A].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

[5]杜秀芳.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A].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构建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做法与思考
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育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