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2017-09-11唐毅

速读·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历史教学初中历史

唐毅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关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让初中历史教师引起重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初中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初中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善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生正处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一定的措施,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优良学习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成为创新型的教师,在教学中了解高新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善于利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不断调整知识结构,运用建设性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崭新的角度看待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提出质疑,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符合实际的判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习明末农民战争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闯王进京的场面进行描述,让学生通过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保持农民本色的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同时与他人分享农民军推翻明朝封建统治的胜利喜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范例创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是教师教给学生需要记忆的,并不需要分析如何得到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学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范例创新的方法,通过教给学生典型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掌握这类知识的普遍性和共性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本质性的知识,进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可以把这部分知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另一方面是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史。在学习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时,要让学生对战争的时间、名称、原因、结果及影响做到全面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总结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在学习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史时,要让学生重点了解中国各个阶段在与西方列强抗争过程中的抗战形式。让学生了解从农民阶段的太平天国运动到地主阶段的洋务运动,接着是资产阶段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直至无产阶段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通过学习让学生把中国近代史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3.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留给学生进行探索交流的时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精心积累和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历史教学规律,在依据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回答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交流与讨论得出结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世界史时,日本和俄国等国都发生过重大的改革,教师可以分析大化改新的原因、内容及影响,让学生充分理解大化改新,在学习明治维新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参考大化改新的原因立场得出结论。

三、结束语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歷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新灿.初中历史在新课改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5):2.

[2]涂秋仁.如何应对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奇思妙想[J].考试周刊,2016,(86):137.

[3]孔凡涛.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J].神州(中旬刊),2013,(4):241.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历史教学初中历史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