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处治技术研究

2017-09-11蔡寅寅

魅力中国 2017年34期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

蔡寅寅

摘要:公路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公路质量问题会影响交通运输和车辆运行安全。其中,过渡段的施工问题是路桥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要组成,沉降问题最明显。因而一定要注重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施工,合理地选择处治技术,实现路桥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为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处治技术

1 造成桥头差异沉降的原因

1.1桥头差异沉降的表现形式

1.1.1 桩柱式桥台和肋板式桥台常应用于地基较为软弱的地段,而重力式桥台常应用于地基较好的地段,因此,桩柱式和肋板式桥台台后路堤的地基加工后沉降远大于重力式桥台,这是导致几种不同类型桥台差异沉降的主要因素。

1.1.2 由于锥坡填土自重的作用,桥头地基所受附加应力增大,地基将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从而提高桥头路堤的沉降变形。随着地基模量的增大,锥坡的这种影响减小。同时,有锥坡时,台前地基模量的减小对桥头路堤沉降的影响也明显大于无锥坡的情况。因此,锥坡填土的重力作用也是引起桥台类型对差异沉降影响的重要因素。

1.1.3锥坡由于施工空间的限制,压实度相对较低,随着锥坡土体模量的减小,桥头路堤的沉降也将增加。

1.1.4 锥坡渗水将引起局部滑塌,从而增加桥头路堤的沉降,因此,对锥坡应做好防护措施。

1.2路桥和过渡段的路基施工不同

路桥工程项目施工是独立性施工,路桥施工承建单位与道路施工主体单位在行政方面并不是隶属的关系。这种情况可以有效地增强道路施工效率,然而,对于路桥和过渡段路基的施工却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难以保证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在桥梁与道路施工过程中,虽然采取相同施工工艺,但因为施工单位存在差异,所以在施工作业方面,特别是与路桥、道路主体及过渡段三位一体施工,衔接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处理路基方面。因双方存在异议,即便在短时间内不会引发过渡段的差异沉降,但在道路投入使用并通车后,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沉降问题。

1.3监管工作不完善

根据监理单位工作的相关要求,任何施工项目都需要安排专业监理工作人员展开严格监督和管理工作。尤其是工程项目的关键部位,应针对施工工艺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地抽查,尽可能使施工作业根据设计和规划方案的内容开展。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虽然监理单位严格要求道路工程项目的基本施工,提高了桥梁施工工艺的要求。但因为忽视了过渡段施工的重要性,所以很少有监理工作人员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监理,增加了差异沉降问题出现的几率。

2处治技术分析

2.1桥头搭板

设置桥头搭板可以有效防止桥头跳车现象,通过桥头搭板可以将桥台和路堤衔接处因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纵坡突变进行必要的缓和,将路面纵坡变化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搭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搭设时,将板的一端放置桥台之上;另一端放置在路堤上,保证搭板的宽度和桥面板的宽度一致,厚度一般为20~40cm,长度一般在5~12m;搭板设置时,要凭借有限元和理论分析法计算搭板的内力、配筋设计等;总结搭板的类型、构造设计、埋置的方式等。

2.2土工格加筋技术

通过对土工格加筋技术的运用,可以对桥头跳车的问题进行解决。土工网的长度需要由下至上根据1:1坡率增加,而顶层需要保证9m,而铺面层的距离是0.5m,填土压实度要尽可能控制在85~90%,以确保土工格网抗拉的刚度符合设计的标准。另外,对锚固加筋张拉的作用进行合理地运用,分层组织填料顺台背沉降。而在土工格的作用之下,可以增加土颗粒与接触网之间的摩擦力,以保证全面提升土体自身抗变与承载的能力。

2.3有效处理软弱地基并进行台背换填

对于桥头软弱地基处理来说,与普通地基存在一定的差异,处理的要求要更高。通常情况下,在处理软弱地基的过程中,会选择使用复合地基与排水固结的方法,而排水固结方法需要更长的预压期,而且竣工以后会出现大量沉降。对于复合地基方法,其实际造价更高,且难以确保施工的质量,但是可以减少整体的沉降量。由此可见,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地选择使用软弱地基的处理方式。在台背换填过程中,应選择大模量且具有良好排水性,压实难度较小的级配碎石,将其作为主要材料换填。在完成压实以后,能够缓解路基压缩变形的情况。台背换填的方法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地基沉降的,一定要与其他的处治技术进行结合才能够发挥作用。

2.4土工格室柔性搭板

(1)施工前

施工前,要将路堤填筑所需的压实机械、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及打夯设备等准备完善,保证台背填料的夯实度;台后的填料要和路基填料保持一致,填料的含水量较低,要进行撒水,撒水量要按照设计要求,均匀撒水,间歇按照规定的时间,然后将格室填充,并进行压实,同时还要将材料中不满足要求的填料和杂草、树根等挑拣出来;对购买的土工格室材料进行验收,认真审核测试报告、出场合格证,并交由实验室进行测试,满足设计要求方可使用。在进行土工格室铺设之前,要将台背地基进行整平和振压,确保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2)施工技术

要精确定位固定件的位置,用墨汁线在桥台上弹出一条水平线,并采用钢卷尺在水平线上划出间距为20cm的标识点,凭借射钉枪将锚钉打入桥台中,接着安装固定件,安装完毕后,核查质量;铺设时,凭借合页式插销把土工格室连接在固定件上,并将土工格室拉到规定尺寸,然后填料固定,用力将整块土工格室张开,将相邻的土工格室板块采用插销进行整体的连接,在完全张开的土工格室的四周,要进行填料固定;采用推土机将含水量合理的填料填充土工格室,机械虚填厚度达25cm,对于不能到达的死角,进行人工填充;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处理,台背周围采用打夯设备或者小型振动压实机压实,土工格室层的压实次数要高于其他层2次左右;最后进行检查验收。

3 结语

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问题危害已经被业界高度重视,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改进处理技术,将沉降的危害后果降低到最小,保证施工工程质量,做好每个环节的基础工作,提高路桥施工的质量,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安全性的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标准[J].陈景星,冯忠居,郑木莲,孟建党.公路交通科技.2013(02)

[2]公路工程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张华斌.交通世界.2017(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路桥过渡段
解析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不均匀沉降原因
加筋土处理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研究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对策研究
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
论述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浅析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探讨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路基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浅析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