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邦为何定都长安

2017-09-11马格北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秦孝公都城大汉

◎马格北

刘邦为何定都长安

◎马格北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在山东定陶即皇帝位。但定陶并不适合当都城,因此定都何处成了问题。

在此之前,中国比较有名的京城,只有西周都城丰京、镐京,东周都城洛阳,秦朝都城咸阳。而丰京、镐京和咸阳都处于关中,所以,刘邦首先要考虑的是定都关中还是洛阳。

从地理位置上看,洛阳处于当时中国的正中心,而关中偏西了一点。刘邦偏向洛阳,甚至已经搬了进去。而开国元勋们也大都偏向洛阳,理由是:周定都洛阳,至少也传了几百年;秦定都咸阳,才传了十几年;我们应当学周朝。张良听后暗暗摇头,但没说什么。

一天,来自齐地的戍卒娄敬求见刘邦,说要就大汉定都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刘邦接见了他,见他穿着破烂羊皮袄,面有饥色,便先赐他吃了顿饭。

吃饱饭后,娄敬问刘邦:“您想和周天子一样治国吗?”刘邦承认后,娄敬又问:“您知道周公为什么要以洛阳为都城吗?”刘邦说不知。娄敬解释道:“洛阳虽然处于中国的中心,却无险可守。周公的用意是,正因为洛阳无险可守,所以周天子必须以德服人;若天子骄奢淫逸,老百姓一造反,周朝就玩儿完。然而周朝之所以灭亡,不是因为周天子无德,而是因为他没有军事实力。所以,您想以德服人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同时拥有坚强的军事后盾。关中之所以叫关中,是因为这片地方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在关中一样可以以德服人,而万一以德服不了人,外面像战国时那样乱成一团,您也可以安居关中,对付外敌。”

这个穿着破袄的家伙打着饱嗝说出来的话能信吗?刘邦心有疑惑。这时,张良上场了,他赞同娄敬的意见,还提出了重要的补充意见。

其实,选关中还是选洛阳,不仅仅是定都的问题,更是政治问题。选洛阳,大家就会期待大汉继承周制,搞分封。但若是开国功臣们都裂土而封,朝廷的处境就不妙了。当初周武王搞分封时,身边都是姜子牙、周公旦那样忠心耿耿的人。而如今刘邦身边的韩信、英布……哪个都不是善茬。如果他们造反,大军直逼洛阳,“以德服人”可不是什么退兵之策。如果定都关中,则理所当然继承秦朝的郡县制。退一步讲,即使大汉不得不搞分封制,大汉皇帝据守关中,也会更安全些。

第二天,刘邦就起驾关中。定都关中是无可置疑的了,但是具体在关中的哪个地方建都呢?丰京、镐京早已破败,不在考虑之列,刘邦考察的第一站是栎阳。栎阳是秦孝公时期的秦国都城,城高池深,但是栎阳太小了,怪不得秦孝公迁都咸阳。秦孝公倒是把咸阳建成了国家级卫生花园大都市,可汉朝建立时,咸阳已被项羽烧得惨不忍睹。修整咸阳废墟,费时费力,还不如在别处重新建城。

最终,刘邦发现:秦始皇之弟长安君的封地叫长安乡,就在咸阳旁边,“长安”不正是“长治久安”的意思吗?于是,刘邦令萧何在长安建造都城。此后,长安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乃至成为国际大都市,足有千年之久。

编 辑 / 灯 火

猜你喜欢

秦孝公都城大汉
大咖的替身
商鞅取信秦孝公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商鞅取信秦孝公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人,生而孤独——《大汉情殇》创作感想
大汉情殇
憶山水城林·魅力都城——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
北宋都城新郑门遗址与开封“城摞城”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