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办法辨析

2017-09-09冯金菊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办法

冯金菊

摘要: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关乎着整个国家国名素质的全面提升和我国小康社会整体目的的完成。本文在国内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目前状况之下,就当下国内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潜在的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强化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办法 图书馆数字化

1国内学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当前状况

通常所说的图书馆数字化指的是在包含历史文献的,拥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意义的文本、图像、声像、软件和科学数据等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保存、研究同时运用当代电子科技在广域网上高速跨库连接,为学生提供当下信息服务的图书馆。自1996年国家图书馆提出了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并成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以来,“图书馆数字化工程”已经被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国内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拉开了数字化发展的序幕。

北京清華大学图书馆与IBM合作,正在创建“中国职业技术学院学位论文联机服务系统”,用户可在国内15所联网学校和国外互联网上进行透明的、无国界的信息寻检。上海交通大学正在创建一个数字化图书馆的现实模型,将其拥有的300GB数字化馆藏提供网络服务,在交大校园网内甚至可以提供VOD服务。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将与许多著名的大学图书馆共同联合建设中国数字化图书馆示范系统。

虽然国内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对较快,整体水平也较高,不少图书馆基本实现了业务管理功能由传统手工操作向计算机管理过渡,开始步入校园网络建设时期,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向数字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2国内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遇上的一些矛盾

首先,是基础理论建设问题。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国内图书馆数字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模仿西方,包括概念、模式、框架、发展方向等都直接从西方引进。在理论准备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开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直接导致学校图书馆在建设之初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在各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多种理论并存、多种模式并生,显然制约国内图书馆特别是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进程。

其次,是信息资源数字化问题。资源数字化的手段,有传统的手工操作、键盘输入、数码成像技术、图片扫描数字化保存等几种形式。在国内,一般学校图书馆都购进了光盘数据库,这便于教学和科研,但对于本校图书馆资源的挖掘和使用以及文献资源数字化上却发展缓慢,因而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第三,是信息资源的统一标准问题。目前,由于国内的学校网络信息资源缺乏统一标准,各学校所建的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在数据库结构上不兼容,并且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大规模的、易用的中文数字资源库,积极研制并引进国外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和规范,使国内学校的网络信息资源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第四,是信息资源重复建设问题。目前,在国内学校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由于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宏观规划,重复建设问题非常严重。这样不仅浪费了存储空间,而且还浪费了信息资源建设者的时间,且没有给网络用户带来更多的更有用的信息。

第五,是知识产权问题。建设的核心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诸如馆藏数字化所引发的复制权问题,开发数据库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等等。

3强化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办法选择

3.1强化学校图书馆数字化理论研究

要对现有的图书馆数字化理论框架加以全面的评估,尽快建立一套适合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较为权威的理论系统。在此过程中,除了一些研究机构、权威部门外,还应广泛吸收一些有代表性的、有丰富的数字化发展经验的、有一定的数字化发展基础的学校图书馆参与讨论和共建,并充分考虑现阶段数字化发展实情、国内国情、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独有特点,前瞻性地考虑未来的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使所建立的理论系统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能起到理论指导和规范发展的作用。

3.2强化学校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在建设图书馆数字化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学校图书馆之间联网后,数据库将成为读者查询文献的重要资料库。

但是,如果上网打开某馆的一个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仅仅是文献线索,这显然是不够的。今后的读者决不会满足所需文献在何处的信息,而是想直接获取所需文献的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一方面抓紧做好按类回溯建库工作,实现馆藏书目数字化;另一方面建设各种专题数据库,根据各种专题类型分门别类,制作全文数据库,让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实际工作服务。

3.3强化协调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数字化与传统的图书馆不同,传统的图书馆主要目的是收藏,并为一定范围内的读者服务;而图书馆数字化必须实现资源共享,这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必须在与其他图书馆联网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学校图书馆的馆际交流与协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几个由核心学校牵头的、覆盖全国的、有专业特色的核心数字平台,并形成资源库的跨库无缝链接,而不是全国学校图书馆群雄割据。

3.4强化人才培养以适应图书馆数字化要求

之前较为保守的图书馆工作的基础方式是图书馆工作者与书结合,图书馆工作者以书为桥梁与读者有效结合即“人与人”的结合。这就是保守的图书馆工作的两个最基础的方式。所以,图书馆工作者被当作是藏书保管工作者、加工整理工作者、流通阅览管理工作者。然而在图书馆数字化中,因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的发展,致使它的工作形式改变为图书馆工作者与计算机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去实现图书馆的目标,完成图书馆的任务。“人与机”结合,将产生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工作者、对答网络技术人工作者,同事要求所有图书馆工作者都成为“信息向导”,这样要求图书馆工作者一定要是多方面的人才集合体。

参考文献:

[1]孙承鉴,刘明.中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起步与发展.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3).

[2]俞菲,徐敏刚.美国图书馆数字化启动计划概述.情报科学,2000(2).

[3]孟凡强.美国图书馆数字化首倡计划第二阶段研究述评.图书馆杂志,2000(5).

[4]杨沛超,魏来.论中国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情报资料工作,20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图书馆办法
好办法 坏办法
办法很多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我们有办法
想办法抓住水
最后的办法
探讨如何提高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