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9-09王淑荣

现代交际 2017年1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王淑荣

摘要:高校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还不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018-02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场会议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前所未见,四常委出席,规格极高,体现了高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超乎一般的关注和重视,更加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加强和改进。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高校关注更多的是就业率,学校规模以及科研成果。只有就业率高,学校才能有更好的生源,学校规模才能不断扩大;只有科研成果多,学校排名和影响力才高。因此,在学校建设方面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和建设,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建设。对专业知识有明确要求和完整的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完整的评价体系。从学校辅导员工作角度来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够重视,很多时候以学生不出事为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由于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提高。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仅以讲授为主,面对网络信息发达时代的大学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使得教学效果非常差,出现思想政治课抬头率不高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高校除了专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外,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的教育和思想路线贯彻力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辅导员的编制却相对在不断缩减。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把辅导员作为进入高校的跳板,进入学校之后便想到其他岗位,并不安心于辅导员工作。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更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实效的增强。

3、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度低

通过大量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反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被边缘化,有很大部分同学上课就是为了应付老师考查出勤率,期末考试能够得到高分,课堂上人在,心不在,出工不出力。这与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有关,又与大学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关。从中学时代,大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够重视,只重视学习分数。到了大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很少倾向于实践教育和情感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空洞的理论说教很难让学生接受。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考核又单纯体现在期末的成绩上,很多同学通过期末突击也一样能够取得好成绩,导致大多数同学更加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针对这些情况,调整工作方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1、高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应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形成高度认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业绩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考核体系,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活力。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使高等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初心,让学生健康成长,德才兼备,个人和国家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2、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要引领者。日趋复杂的思想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极强的信息梳理辨析能力。这样才能正确面对极为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冲击。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还需从“95后”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在教学上多用心,在工作方式上多创新。教师队伍建设要整体设计:高职称教师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的优势在于与学生心理差距感较小,并能够很好运用现代媒介工具,因此,加強教师队伍建设应整体推进,取长补短。加强老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支持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并在经费上给予保障。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样重要。日常生活中,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较多,他们的观点和要求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重视辅导员的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改变工作方法。日常工作中应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不要只关注学生的工作成绩。通过组织各种社会活动,让大学生拥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更能达到理想的效果。endprint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建设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低,很多学生更看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不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较弱。这与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关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动脑多思考,从“95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讲课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建设:

第一、注重把理论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鲜活的例子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性认知和感性认识。现在95后大学生更加关注现实问题,他们愿意用现实说话,因此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例,有助于他们理解、消化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学生听起来感同身受,容易使他们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进一步探讨和接受理论教育。

第二、在教学手段方面,把教学内容的理论讲解和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学生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把生活中大家关注的人和事贯穿到理论教学中,增强课堂吸引力,使理论知识容易被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不再是枯燥死板的。

第三、我们学习理论知识都是为中国的现实发展提供借鉴。在课堂上讲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需要全面准确的历史叙述,更要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让学生把握历史规律,才能具备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鲜活起来,学生才会更加热爱学习,才能接受理论,才能更好的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王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胡余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聂阳;赵世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1期.

[6]余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基于人文關怀理念研究[J];陕西教育;2016012期.

[7]闫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8期.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