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建设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点滴体会

2017-09-08李丽妮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组建设生命力

李丽妮

【摘 要】在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合作学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就要加强小组建设。在小组化学习模式下,教师才能真正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小组长成了学习的带头人,这样通过“兵教兵”的方式交流探讨, 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在我个人看来,建设和培训好每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关键词】小组建设;生命力;合理搭配;及时培训;正确评价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也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夯实生本课堂的基础。加强小组建设,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小组建设中,要想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乐于思考,敢于质疑等。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单元,是否能达成学习目标,关系到全班同学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关系到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也是高效课堂是否能真正走向高效的关键。下面我来谈谈在课堂教学中,认识到的小组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学习小组建设,能使课堂焕发生命力

1.学习小组的建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组化学习模式下,教师真正把学习权利还给了学生, 小组长成了小老师,带领自己的组员进行探讨,人人发言,茅塞顿开,解题思路会渐渐明朗起来,在轻松愉快的學习氛围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增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焕发了课堂的生命力,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如:我在九年级数学上册《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教学中,对问题3的“摸球”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了摸球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试验操作,使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2.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汲取,时间长了孩子们就成了装满知识的橱窗,只有被动接收而没有主动输出,学习效果不明显。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合作、探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分析,学会质疑、反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以及交流沟通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3.培养了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组长是学习的带头人,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学习指导和管理,把他们进行捆绑式管理与评价。教师通过评价每个小组来评价个人,使组员之间的团队意识不断增强,从而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合理搭配学习小组是前提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各个小组的作用,那么合理分组是前提。首先我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智力状况、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然后分组,每个小组5个人,各设立1名小组长。组长是学习的带头人,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负责指导并解决本组其他同学的学习问题。每个小组都有一名优秀生,两名中等生,两名学困生,男女生搭配。这样既能保证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和互补,又便于各个小组之间展开公平、激烈的竞争。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究、归纳、展示等过程,得出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更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我在教学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时,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究,通过类比、实验、进行小组交流、探究、归纳等过程,然后由学生总结出不等式的五个基本性质;特别是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印象深刻,这样学生在做相应的练习时,运用自己探究归纳出来的知识解决问题,不容易犯错。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很多同学在初学解不等式时,在系数化为1这一步,如果系数是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总是忘记改变。所以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采用了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记得牢固。

三、及时培训小组是关键

在小组化的学习模式下,为了避免课堂上冷场,教师要及时对小组进行培训。

1.培训好小组长。小组长是各个小组学习的带头人,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学习小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对小组长的培训非常重要。

2.培训好组员。在课堂教学中,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就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培训好组员也显得特别重要的。

四、正确地对小组进行评价是促进

课堂上对小组的评价,无论是哪种办法,都必须以能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否则,这种评价就有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消极力量。

1.对小组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1)从评价时间上来讲,可以按照节节评、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进行;(2)从评价的对象上来讲,可以对各个小组的评价,对每个组员的评价;(3)从评价内容上来讲,可以对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专项来进行评价;(4)从评价的主体来讲,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者生生互评。由此评选出最佳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记录员、质疑之星、进步之星、展示之星、合作之星等。这样就可以加强各个小组之间的激烈竞争。

2.小组评价要及时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要及时到位。对于表现不太积极的小组,教师要及时提醒或直接给他们表现的机会,避免他们失去信心;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要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告诉其不能骄傲自满,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我班的唐泽华同学,记得他刚进初中时是一个成绩比较差、胆子比较小的同学,现在在课堂上非常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经常得到老师及同学的表扬,学习上充满信心。小学升学考试是56分的,一年下来,期考考得93分,进步非常大。

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教师要做到:(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的理念;(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的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另外,我们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评选活动,比如: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学习奖、进步奖、最佳小组长等,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集体合作达标,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

总之,建设和培训好每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高效课堂的灵魂。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学实践证明:它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它能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人格的培养。总之,合理建设小组和开展小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交际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建设生命力
为何野火烧不尽?植物顽强生命力的背后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运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
生生合作之“小组建设”
高中英语教与学方式改变的探索
主动创新是新型智库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