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改掉学生“机”不可失的习惯

2017-09-08于怀东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举措高中生

于怀东

【摘 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而高中学生又是对新事物和新潮流反应最快的群体之一,因此,高中学生拥有手机也越来越普遍了,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产生了一系列与手机有关的事情,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让老师和家长不胜其烦。学校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本文针对高中生使用手机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举措,以对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管理。

【关键词】高中生;手机危害;举措

现在手机的功能已不仅仅局限在打电话、发短信了,它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吃穿住行,“一机在手,走遍天下”。高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十分普遍,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我们应一分为二的来看。一方面有其便利性和一定必要性,特别是在周末放学离校或从家里返校的这段时间,携带手机能够让家长及时联系,实现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无缝隙管理,保证学生的安全。但另一方面,由于高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自我約束能力较弱,对手机网络的依赖较明显,不能正确地使用手机,影响了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其积极作用,降低其不良影响,是我们对学生手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笔者作为一位班主任,从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谈谈这方面的一些心得。

一、高中学生使用手机产生的危害

(一)看网络小说,玩网络游戏占用过多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作息。有些学生在上课时间,晚上熄灯之后一直沉迷于小说和游戏之中,导致白天精神状态不佳,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下降。

(二)有一大半学生群体存在手机依赖症,“机”不可失,有些甚至会出现“因手机没带在身上而出现缺乏安全感、焦虑等情绪”;“有一段时间手机没响就会感到不适,会下意识的查看手机”,“机”不在手,魂不守舍。这样的学生会有多少时间和心思放在学习上?

(三)在学生中引起攀比等不正之风。拥有一部新款高档的品牌手机就像穿着名牌服饰一样,能够满足人的虚荣心,因此,学生之间会进行攀比,“别人有,我为什么不能有”,家长会出于溺爱或为了不让自己的小孩在同学间“没面子”而满足他们的要求,助长了孩子的攀比之风。

(四)网络内容、网络安全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网络是一个鱼龙混杂之地,一些“荤段子”、淫秽图片等垃圾信息严重影响了思想、性格塑造期的高中生;安全意识薄弱的高中生又是网络诈骗、交友、赌博等直接受害者。这些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采取地举措

(一)学校的刚性管理制度与班主任的弹性人文关怀相结合。我们用学校规章制度的一纸禁令来完全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来完全杜绝学生上课不玩手机,这不要说有无效果,单从操作上来看也是过于简单粗暴。如果你用这样的方法收上来不少手机,那么其中就包含众多学生的应付,甚至包含了一些学生的抵触,这些都会为我们班级的日常管理埋下隐患。本人在日常班级手机管理中是这样的:

1.首先,利用班团活动课召开关于“如何正确使用手机”的主题班会。让大家畅谈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学习学校手机管理规章制度,使他们了解学校制定制度的出发点,不至从心理上对制度产生抵触。

2.然后,请大家说说自己携带手机进校园的原因,如果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你会不会在校期间手机上交班主任暂为保管。如:有学生提出在校期间有事要联系家长,那我们可以用家校通或班主任的手机联系家长,家长有事可以打班主任电话代为传达;有学生说有时在网上查些资料,那可以在中午或其他课余时间到班主任办公室用电脑查找;……

3.最后,根据学校手机管理制度和学生们一起制订班级手机管理规定:“周日回校上交,周六早上放学归还,如没电可在周五晚上到我办公室充电”等等,以及必要的奖罚措施。通过学生们自己全程参与与制订的管理制度就能得到大部分人的遵守。

(二)班主任与课任老师之间,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加强沟通。加强班主任与课任老师之间的沟通可以掌握学生是否把手机带入课堂,以及课堂上的状态。如某学生经常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发困想睡觉等,那就应重点关注其是否携带手机,是否在熄灯后玩手机。我设计了一份课堂状况登记表,其中一个内容就是把上课玩手机和睡觉的学生请课任老师进行记录,然后根据记录情况与相关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谈话和沟通。

(三)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表率、监督、管理、反馈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是管理好班级至关重要的一环节。第一,班干部来自于学生,对学生中一些情况比较熟悉,因此他们更了解某些学生有没有带手机,平时手机一般什么用途,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有多少,对上交手机有什么意见,上交之后会有怎样的心理反应,等等。第二,班干部带头上交手机能够在班里起到表率作用,可以使其他同学减少对上交手机的抵触心理。第三、有些同学不能按规定使用手机,班干部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情况,并进行监督和反馈。

(四)为学生营造一个没有手机的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要对班级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的管理,还应为他们创造一个没有手机的环境。我班曾有一位学生,一直以来都能自觉的上交手机,但有一星期回校没有上交,经与家长联系后证实已带手机来校的。后来我找他谈话,他说看到同寝室的有些同学在玩手机(他是在混合寝室的),所以控制不住自己,想不上交手机。为了让学生学习生活在一个没有人使用手机的环境中,我也与各课任老师商量,在来班上课时让他们把手机放在办公室,这既做到表率作用,又可以让手机不出现在学生面前。

三、结语

手机像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应看使用者如何使用;高中生是最具可塑性的群体,应看老师和家长如何引导。因此,我们不能视手机如洪水猛兽,强行让学生把它拒之于千里之外;也不能视学生如机械木偶,粗暴生硬地对进行管理。我们应该既要鼓励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又要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新事物。endprint

猜你喜欢

举措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