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到6岁幼儿感恩教育问题思考

2017-09-08朱月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问题幼儿

朱月

【摘 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行,这种品德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从小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针对3到6岁的幼儿来说,是进行感恩教育最关键的阶段。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居多,受到了过多来自家庭的宠爱,许多孩子从小生长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环境中,大多都形成了较为自私的性格,本文针对这种现象,根据3到6岁的幼儿所处阶段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感恩教育;问题;对策

从幼儿时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对于孩子将来成长及步入社会都是十分有益的,而对于培养幼儿具备感恩的基本品质,能够帮助幼儿从小培养帮助和爱护他人的良好品德,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对于3到6岁的幼儿来说,正处于上幼儿园的阶段,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应当注重培养幼儿要爱护家庭、爱护父母、爱护朋友、爱护集体、爱护祖国的情感,健全幼儿的人格,培养其形成友善、勇敢、宽容的优秀品质。但针对当前的幼儿教育而言,许多幼儿园只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知识学习,忽略了对于幼儿的感恩教育,针对这样的问题,必须引起教育者的注意,要寻求合理的途径来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使幼儿从小具备感恩的基本素质。

一、当前幼儿感恩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成长环境中缺乏感恩教育

当前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居多,许多家庭的孩子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对处于3到6岁阶段的幼儿来说,其性格、习惯、思想正处于养成阶段,该阶段正是幼儿形成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最佳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家庭教育没有灌输好,许多孩子就会养成小公主、小王子的脾气,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知恩图报和关心他人,认为一切所得都是应得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许多过分宠溺孩子的现象,例如:当前许多家长都为孩子举办生日party,在生日party上其他小朋友来参加并送上自己亲手挑选的礼物,接受礼物的孩子非但不会言谢,还嫌小朋友送的礼物不符合自己的心意。还有家長带孩子在超市买许多零食,一旦忘买了其中某一样,孩子就会大发脾气,并且哭闹不止,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并且在许多家庭教育中,由于一些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不能悉心的教导指正,而是采取暴力手段,不是对幼儿进行殴打就是恶言相加,这种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会对幼儿的内心造成非常不健康的影响,这对于感恩教育的实施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严重的还会使幼儿形成残暴冷酷的个性,无法培养感恩的良好品行。

(二)幼儿园对感恩教育不注重

在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教育专家和学校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倾注了许多关注,但仍然有许多学校仍然是只注重智力方面的教育,对于许多幼儿园来说家长和老师过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智力成长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的感恩教育往往是不重视的态度,并且在很多幼儿园教学中,教学内容根本不涉及感恩教育,对于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清华而言根本无从下手,这样的情形不利于约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感恩教育实施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感恩教育的实施,不仅要在家庭和学校中普及,还应当为感恩教育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没有为感恩教育但实施铺垫良好的氛围,无论是舆论大众还是单位集体都没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给予一定的关注。

(四)感恩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对于3到6岁的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方式往往是强调认知,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单纯的通过口头说服模式和灌输的模式向学生表述感恩教育的重要,或者讲一些典型的感恩故事,通过这样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故事对于3到6岁的幼儿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幼儿的感恩教育盾是一个盲区,往往被许多家长忽略。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家长的言传身教

对于幼儿成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必然是其父母,所以对于3到6岁的幼儿开展感恩教育也必然离不开其父母。例如:家庭中有老人一同居住,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当起表率作用,要尽善尽孝,并不厌其烦的要告知幼儿一定要尊敬老人、爱护老人,使幼儿从小耳濡目染的认识到存有一颗感恩之心的重要性。并且父母应当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时刻感受到关爱,只有父母言传身教的为幼儿做表率,才能让幼儿在潜意识中受到熏陶,培养其具备感恩之心。

(二)幼儿园教师的表率作用

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对幼儿表现出十分的关爱,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一些相关的故事,比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饮水思源、乌鸦反哺、吃水不忘挖井人等故事,并加以讲解,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或者通过观察幼儿的情感变化,使其感同身受的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比如:幼儿在毁坏课桌的时候,教师就对他说,你把课桌的身体划伤了,它会很疼的。或者在幼儿毁坏花草的时候,教师就对他说你这样踩踏花花草草他会哭泣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比训斥在效果上要好很多,更有助于幼儿培养感恩之心。

(三)社会宣传作用

对于幼儿感恩之心的培养,社会环境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宣传的积极作用,将感恩教育推广到社会的每一层面,使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对感恩教育有深刻的认识,使幼儿教师学校和家庭之外,也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感恩之心的重要。

三、结束语

感恩教育对于幼儿阶段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教育。对于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希腊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的言传身教,更需要社会环境的有效配合,只有在三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才能改善当前感恩教育的现状,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提供最基础的环境,从小培养孩子们要具备感恩之心,以便日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梅丽.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5.08(23)

[2]张月芬.学前幼儿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13.1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问题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