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手实践,建构模型

2017-09-08王守成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

王守成

【摘 要】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关键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一、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下面请大家动手来拼一拼,在拼的过程中,请大家将书上第82页表格填写,填写出你所拼出图形的长、宽、小正方形个数和面积。保留一种拼法。

这三个长方形都有几个小正方形组成?它们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是12平方厘米?(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一共12个小正方形,就是12平方厘米呀。)

(二)新授

1.长5厘米宽3厘米的面積探索

老师师出示两个无法直接比较出面积的两个长方形,我们想比较它们两块的面积哪个大?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的方法:

a.拿两张图形重叠比较

b.用同一个物体去量

c.用小正方形(边长1厘米)去量

d.猜;用长乘宽,看结果哪个大

(设计意图:新问题与旧知识冲突了,只要比较它们的面积就可以,那么面积如何比较呢?就能顺其自然的引出下面的教学环节。)

师:我觉得你猜的,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怎么办呢?

生:用小正方形去摆一摆,就知道了。

师:你觉得该用多大面积单位去摆呢?

生:1平方厘米。

师:对,咱们应该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测量。

师:下面就去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动手摆摆看,看看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对)

师:你们的摆法和他一样吗?(一样,贴)

生:摆15个小正方形,所以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师:这个长方形可以摆15个小正方形,你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吗?

生:不是,每排摆了5个,摆了3排,一共是15个小正方形。

师:这个好方法很好,不用一个一个数,只要知道一排有几个,摆了几排,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用手边说边指)

2.探索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另外一块长方形的面积能知道吗?

生:能。

师:请从拿出另一个长方形,动手摆一摆看!(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生:每行摆了6个小正方形,可以摆2行,6×2=12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板书:12平方厘米)

沿着长方形的长摆了6个小天方形,那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吗?

生:6厘米(板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有6个小正方形就是6厘米,

师:宽是几厘米呢?

生:2厘米。(板书)

师:我们一起观察一下,每行摆的个数与长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相等)

(设计意图: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的长与每排小正方形个数之间的关系,长方形的宽与排数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先前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知识是在学生的操作中得到的,学生印象非常的深刻,孩子们逐步从所得的实验数据中,抽象出面积计算的方法,这就是学生的建模初级过程。)

刚我们知道计算出这个图形中有几个小正方形,就能知道他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我们不摆小正方形你能知道面积是多少吗?

生:我先量出长是6厘米,再量出宽是2厘米,然后用6×2=12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的。

生:长是6厘米,就可以知道每行可以摆6个,宽是2厘米,就可以知道宽里可以摆2排,用6×2=12平方厘米。

师:你们觉 得用刚才量的办法和摆方格的办法,哪 一种更好?

是啊,如果要这个黑板的面积或者学校操场的面积,用摆方块的办法去摆,那就太麻烦了。

咱们可以怎么办?

生: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在量出它的宽,然后相乘。

那么今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可用长×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一起读。

长方形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全过程,体会到了面积计算模型形成的过程,也体会到数学模型好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三)巩固

师:同学们今天可真了不起,自己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巧妙方法。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方法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去解决真问题吧。

二、教学反思

在研究本课时内容时,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建模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实践探究,初探方法

在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确定本课认知的关键环节在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推导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建模过程。在开课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拼图活动引入,导入新课比较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理解直观化,建模形象化

数学课要有“数学味”,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经历计算公式的建构过程、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从而会用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利用摆一摆,让学生先知道小正方形个数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直观到抽象,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比一比,知道长方形的长与每排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长方形的宽与排数之间的关系,逐步引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最后还运用了学生知识的有效正迁移,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将长方形渐变为正方形,从而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进行合理的猜想,从而为新知的形成创立了条件。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
感受溶液“生长”的历程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力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